• 河传・春浅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 九日登高台寺

    沈辂 〔清代〕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 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曹雪芹 〔清代〕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 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黄遵宪黄遵宪 〔清代〕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 孙征君传

    方苞方苞 〔清代〕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征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荦荦大者。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先生力辞不就,众皆惜之,而少师再用再黜,讫无成功,《易》所谓“介于石,不终日”者,其殆庶几耶。

  • 咏芭蕉

    郑燮郑燮 〔清代〕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 咏红梅花得“梅”字

    曹雪芹曹雪芹 〔清代〕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曹雪芹曹雪芹 〔清代〕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 终身误

    曹雪芹曹雪芹 〔清代〕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