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橘山挽诗 其一

    林希逸 〔宋代〕

    昔侍先师席,西轩笔研同。

    晚为莲社客,私号橘山翁。

    内景经谁授,还丹诀自通。

    仙班催底急,吟此望方蓬。

  • 祖二疏

    林希逸 〔宋代〕

    祖帐都门外,贤哉惜二疏。

    史留名不朽,古善画何如。

    张幕班离席,归装问故居。

    辞官两贤傅,送客几华车。

    帝眷慇懃在,臣慙老病余。

    重来甘降秩,时为子房嘘。

  • 机舂潺湲力

    林希逸 〔宋代〕

    机事嗟何巧,空村不住舂。

    潺湲因借力,俯仰若为容。

    尽日劳双杵,疏泉隔几峰。

    无人长轧轧,助我为淙淙。

    碓下僧长喜,溪边妇亦慵。

    香厨炊已办,时倩野云封。

  • 屋上乌亦好

    林希逸 〔宋代〕

    我访山家友,遥看屋上乌。

    不知何事好,所爱与人俱。

    竹外参差瓦,簷间八九雏。

    只应交缱绻,却喜汝喧呼。

    谁赋牙高啄,因吟尾毕逋。

    待令鸥可狎,物我两俱无。

  • 新诗改自吟

    林希逸 〔宋代〕

    酷爱惊人语,诗坛独苦心。

    吟成还自改,改罢又长吟。

    四炼传谁法,双声岂古音。

    笔涂随句定,髭撚用功深。

    过眼疵难掩,支颐吻欲噤。

    身轻少陵集,商榷到于今。

  • 朱典卿和章有结茅孤青之语戏为古风以绝之

    林希逸 〔宋代〕

    盥手捧诗神索索,高怀细把重抽绎。

    冥心不觉有鬼知,消息漏传到姑射。

    个中昨夜有使来,梦魂暗引飞双腋。

    楼高百尺锦户开,中有一人犹岸帻。

    低头未敢问起居,自言我是壶仙客。

    紫薇花下引笑归,世缘已谢来兹宅。

    虽然旧隠也未忘,离宫尚浸孤青碧。

    侧聆有客身姓朱,结茅准拟欺泉石。

    山神火急报此间,移文便已回飞驿。

    冯夷奏记奉指挥,严兵锁断青松壁。

    公为诗案有引连,归到人间凭解释。

    云渠姓字在天衢,捡点不上幽人籍。

    明年已著瑞鹤袍,浪言谁与飞凫舄。

    便令勋业了鼎彝,也莫迂我云山迹。

    宇宙如今况未清,经纶不任伊谁责。

    更是蓬莱有新禁,岩扃不许金袍惜。

    诗词固然多孟浪,此事也须先禁格。

    划然惊觉汗满身,捉笔书之窗已白。

    请君从此莫戏谈,恐有鬼神重听得。

  • 喜雨 其一

    林希逸 〔宋代〕

    闽南为雨久嗟吁,守令焦劳已月余。

    儿在蓝溪祈更苦,翁缘忧旱又忧渠。

  • 隠几

    林希逸 〔宋代〕

    守定残书雪满头,眼前散尽好交游。

    重拈旧话无人会,纵有新知惹我愁。

    是圣是凡谁与辨,非心非物果何求。

    梦回隠几窗才白,远听林间唤雨鸠。

  • 读敬箴作

    林希逸 〔宋代〕

    先儒只此是单传,圣处初无别入门。

    人与两仪三并立,天分万化一为元。

    知无适处乐何喻,到放参时妙不存。

    勿正勿忘真见解,此翁千载有名言。

  • 罗云谷诗集跋

    林希逸 〔宋代〕

    人间好诗不易得,江湖近事诗之厄。

    梅花知己欠逋翁,明月论交无太白。

    何人识尽谷中云,将渠去作天南客。

    凤冈传酒赋凝香,龙岭行歌欣应拍。

    题书忽与燕同来,入手恍如鳞有获。

    彩霞封裹策二三,珠露穿排首千百。

    吟将麈柄击玉壶,听是冰弦调锦瑟。

    岂惟句字费推敲,好是典刑见风格。

    问之乃是吾故人,对此悠然记畴昔。

    杏园初会固匆匆,蓬省旧游思历历。

    我今娱老但醉眠,君要惊人更精索。

    诚哉老子共风流,龟堂主人忧火逼。

    料知得意风月前,独立长歌天地窄。

    生民清庙要新声,底处当行求巨擘。

    看君定作出谷云,鹤书已到罗含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