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唐宗道制干赴阙探韵得书字

    度正 〔宋代〕

    妙年璧水充丰储,一日变化拖长裾。

    五色神彩丹凤好,一襟和气春风如。

    东薄扶桑畧牛斗,西游陆海环坤舆。

    诏书奕奕九天下,云程冥冥一步初。

    吾君选士作舟楫,岂特文馆雠诗书。

    曩时党论既喧哄,往往儒学遭驱除。

    鄙哉小夫自贻戚,因循封植成痈疽。

    祖宗在天实启祐,忽然溃决今无余。

    虽然四体已清泰,无奈元气犹空虚。

    调和脉络勿草草,整顿罅漏当徐徐。

    咨询刍荛下谤木,收召耈老来安车。

    堂堂国势傥前定,蠢蠢强敌谁侮予。

    明时得意好展尽,书生长虑元非疎。

    毋为袖手事缄嘿,愿以正论开宸居。

    岂惟民亩望芘頼,亦有草泽思吹嘘。

    江头送客重感慨,勉之行矣毋踌躇。

  • 今春大震电雨雹南峰无之黄梦得诗来有天意因以旌遗逸之句正恐其轻忽灾异失圣人迅雷风烈必变之意用其韵以解之

    度正 〔宋代〕

    仲春戊申日之夕,牛羊下来犹未毕。

    回风烈烈涨黄壤,阴云冲冲蒙白日。

    腾光初觉火烧空,打屋乍疑天陨石。

    出门愁见荒山径,高卧徒惊堕四壁。

    尝闻正直天所祐,又闻豪横天所疾。

    盲风怪雨岂徒然,颠倒横纵未遑恤。

    老农惨怛心欲死,群蛙号呼兴自逸。

    那知杀菽困黔首,但指嘉禾歌赤舄。

    何人漫读周官书,更笑深山间小艗。

  • 挽史教授子正

    度正 〔宋代〕

    独抱遗经手不停,振衣艺苑自雷霆。

    文如曾子反居亚,才过高轩又短龄。

    共叹麒麟封白壤,喜看鸿鴈在青冥。

    慈颜莫作虚空想,西简先生千字铭。

  • 奉送温甫主簿赴昌元新任

    度正 〔宋代〕

    年来昌合颇多儒,满目青山秀不枯。

    隠者能通三圣易,贤良更缵六经图。

    簿书整暇抛官事,朋友从容味道腴。

    我已倦游还旧隠,新吟时寄几篇无。

  • 呈晏制干二首 其一

    度正 〔宋代〕

    陇西公府俱名胜,元献曾孙号最贤。

    玉陛新题翻墨榜,金门旧事付青毡。

    远游行橐诗千首,退食高斋易一编。

    再世起家调鼎鼐,中兴榜样更蝉联。

  • 奉挽近故太夫人史氏二首 其二

    度正 〔宋代〕

    有子来为牧,孜孜奉母慈。

    涵濡千里润,雍睦一家推。

    寿考国人愿,循良圣主知。

    诏书催令伯,叹息想遗规。

  • 送挽监簿游子正诗 其二

    度正 〔宋代〕

    捐躯陈大义,协力济多艰。

    贤相寻迁死,明公亦放还。

    俄闻奸党败,仅见圣恩颁。

    已矣埋黄壤,伤哉涕泪潸。

  • 奉挽近故安抚侍郎龙学刘公 其一

    度正 〔宋代〕

    有开元祐相,世世出英才。

    坚正由天得,高明自学来。

    清忠通圣鉴,雅望应公台。

    渭上明星落,山山草木哀。

  • 送李君亮安抚赴阙

    度正 〔宋代〕

    皇帝龙飞十四载,拱手垂衣功不宰。

    谁生厉阶起甲胄,天下岌岌几于殆。

    赫然烹阿封即墨,神机独断定四海。

    内酬勋庸清列位,外召诸老仍博采。

    自古圣人闻至治,不贵无过贵能改。

    三池先生已先入,谏阁经帏行遂拜。

    遂宁先生又继起,老手便当调鼎鼐。

    冬官侍郎何迟迟,几日涪江下寒濑。

    恭闻促诏已屡下,云汉昭回九天外。

    吾君寤寐在良弼,其意岂不望启乃。

    往年袖手固其理,今日缄口庸何待。

    祖宗至仁育疎戚,常使无权免骄泰。

    宣仁圣烈重贬损,功参尧舜光万代。

    当时若不甚快意,其奈无忧近葅醢。

    前乎六一论尧佐,后日了翁陈二蔡。

    一从一违事已判,得失了然为世戒。

    况今政事归中书,国体堂堂方正大。

    春宫仁孝且英睿,多士盈庭复蔼蔼。

    先生而言言易入,及其事至恐不逮。

    姑置区区论商鉴,覆辙不远那容再。

    行看正道动前席,盛时难逢愿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