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杂咏 天池

    陈文蔚 〔宋代〕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

    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

    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

    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

    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

    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

    顷刻开一罅,初见山逦迤。

    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

    山中为予言,此地去天咫。

    风雨晦冥候,与世殊不似。

    霖潦方下作,山头旋磨蚁。

    云深此埋屋,山下乃不尔。

    历验予所言,其言亦非诡。

    未必隔仙凡,高深实殊轨。

    初夜现佛灯,数星林末起。

    如萤复如炬,或明亦或止。

    昔闻颇甚怪,今见乃如此。

    寄语登山人,仍须细穷理。

  • 同彭漫者寄铅山诸友韵送彭归武夷

    陈文蔚 〔宋代〕

    兀坐谁与邻,院古槐阴静。

    美人东南来,共此炎夏永。

    危衷慰孤清,羁迹不待屏。

    十载怀愿见,一日良独幸。

    开樽共有酌,当月免对影。

    所讲根理致,坦然见心境。

    诠评寖及诗,语我挈裘领。

    云何方浩浩,遽尔中耿耿。

    归理武夷棹,梦寐江南景。

    吾曹贵晚节,莫辞霜露冷。

    世事如予何,遗编且重整。

  • 后一日因展省归途口占 其一

    陈文蔚 〔宋代〕

    千丈抠衣记武夷,家山今日屡攀跻。

    春风拍拍满怀处,况是花开更鸟啼。

  • 追赋西庙广觉寺

    陈文蔚 〔宋代〕

    精蓝同占一青山,游子纷纷春自闲。

    要福乞灵从尔辈,独携筇杖款松间。

  • 又和清明日兀坐用前韵

    陈文蔚 〔宋代〕

    天理流行不用寻,鸢飞鱼跃自升沉。

    细观自有昭然处,始信严师是此心。

  • 石溪道中偶作

    陈文蔚 〔宋代〕

    自从天地开辟来,溪水清驶山崔嵬。

    山高水清亦奇观,怪问胡不生人材。

    人材本作世间用,朴仆支倾作梁栋。

    不然空冒一时名,过眼空花已如梦。

    人生出处不可期,伊周亦偶遭明时。

    颜闵何尝有科目,德尊百代帝王师。

    自古相传惟此道,一派源流端可考。

    道存不系穷与通,经济业穷耕钓老。

    风埃鼎鼎百年中,世事兴废何终穷。

    只有诗书传圣学,尧舜授受同高风。

    唤醒此原山与水,孕秀发祥从此始。

    立朝有道佐明君,抱璞山林亦奇伟。

    吾家家此不计年,未知起者谁其先。

    丈夫才业贵自负,不必美恶归山川。

    久欲题诗磨翠壁,要使后来闻义激。

    乾坤造化岂无人,细与摩挲观此石。

  • 老人生旦

    陈文蔚 〔宋代〕

    人生富贵多繁华,每遇诞日张绮罗。

    高堂宾从拥朱紫,金尊捧欢倾流霞。

    青春未暮神仙醉,舞腰回雪皓齿歌。

    难逢乐事买欢笑,千金不惜如泥沙。

    贫家相去一何远,自叹居里非鸣珂。

    平时只甘陋巷味,啜菽饮水之日多。

    不知今朝是生旦,东邻旋问酒可赊。

    烹鲜击肥非不愿,一室悬磬将如何。

    阿爹从容呼儿语,我有至乐非由他。

    立身亦足显父母,声名不必登高科。

    颜色苟能奉亲欢,悦口不存旨与嘉。

    满堂虽无金玉富,六籍诸子幸满家。

    日率儿曹勤诵读,行慕颜闵心孔轲。

    但得门庭无外事,竹林足以长婆娑。

    子顺亲慈有余乐,自然福至由家和。

    篱边晚菊知人意,岁岁来荐黄金花。

  • 赋决明

    陈文蔚 〔宋代〕

    每荐盘餐自觉清,尝于雨后撷其英。

    未言服饵收奇效,翠叶黄花眼早明。

  • 追赋齐山

    陈文蔚 〔宋代〕

    兴动齐山杖屦飞,可人迟日嫩晴晖。

    一堤烟柳连秋浦,万里江山入翠微。

    泉石怪奇难尽究,古今题品待携归。

    春来歌酒虽无禁,不与红尘染是非。

  • 庐陵于两池中作船亭名卧芦取山谷满船明月卧芦花之句落成为赋小诗

    陈文蔚 〔宋代〕

    路入芳池柳岸行,宛然野渡一舟横。

    祗缘胸次规模别,便有江湖气象生。

    云影恍疑帆影度,啸歌中有棹歌声。

    天书恐逐衔芦雁,未许花边卧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