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指六偈 语默

    释清远 〔宋代〕

    至道非言,言亦可传。

    可传何也,应物而宣。

    言虽应物,物自无物。

    无物之言,言音自没。

    绝言之语,妙应还普。

    道非晦明,语默同取。

    举复谁唱,物物虚旷。

    咸通大千,徧乎尘想。

    品类非一,同言异出。

    圆音落落,凡圣俱适。

    千品万类,薰含种智。

    故此一门,称无量义。

    山河宣演,草木扬音。

    长说无间,所谓甚深。

    深兮甚浅,不动情见。

    最省工夫,凡夫不荐。

    不荐最亲,妙义敷陈。

    欢言即笑,恚怒即嗔。

    嗔为金刚,喜为迦叶。

    华藏毗卢,心心相接。

    接兮可见,莫看背面。

    无字密言,从兹出现。

    现复谁论,非用耳闻。

    六根共户,妙偈星分。

    森罗经文,不出一尘。

    非舌非辩,雷转电奔。

    展之在手,何法不有。

    纵横三界,无一渗漏。

    时人不信,执言说病。

    依倚前尘,以为决定。

    决定是心,决定是尘。

    心尘所使,非自由人。

    诸圣苦口,随愚过咎。

    巧说多词,强为分剖。

    法无言说,汝须善别。

    舍离语言,生死自绝。

    凡夫闻此,无说过咎。

    取彼无言,冥然长久。

    端坐暗狱,以心相续。

    背却语言,犹如土木。

    舍有之无,落在邪途。

    有无俱病,二病俱祛。

    祛复何去,不离当处。

    当处不生,语默相取。

    取兮不知,是东是西。

    说即不说,不疑即疑。

    故称佛子,了事凡夫。

    是何凡夫,问取李胡。

  •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

    释清远 〔宋代〕

    欲求佛法往南方,老大宗师为举扬。

    山花满地虽狼藉,一阵风来一阵香。

  •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

    释清远 〔宋代〕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道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 标指六偈 水月

    释清远 〔宋代〕

    水月指陈,最疏最亲。

    若谓可见,还带重轮。

    月皎于上,水流于下。

    彼此非干,应缘何假。

    声回响转,垛成招箭。

    指喻孰明,标门谁辨。

    凡夫见闻,月皎水浑。

    心波业识,奔流苦门。

    二乘闻见,如镜中面。

    对像迷真,渠还未荐。

    水澄月映,孤光迥迥。

    灭此化城,更须前进。

    一月耀天,光吞大千。

    森罗顿现,亘尔无边。

    齐含宝月,交光廓彻。

    非中非外,一多融摄。

    毗卢性海,自他无碍。

    迷悟悟迷,相亡相在。

    一尘百亿,百亿一尘。

    奔走尘刹,不动本身。

    光亡月落,几人摸索。

    四十九年,浑用不著。

    丈夫壮志,自有行市。

    十字路头,看人失利。

    不忻诸圣,不厌凡夫。

    拈箕奉箒,跨马骑馿。

    若人笑我,我亦笑渠。

    更问如何,我不识书。

  •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五

    释清远 〔宋代〕

    师真丑拙不堪呈,用尽身心笑杀人。

    彼中莫觅丝头意,白鼻昆仑贺新正。

  • 十可行十颂 诵经

    释清远 〔宋代〕

    夜静更深自诵经,意中无恼睡魔惺。

    虽然暗室无人见,自有龙天侧耳听。

  •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一二

    释清远 〔宋代〕

    一二三,无言童子口喃喃。

    三二一,上下四维无等匹。

    衲僧活计绝丝毫,万古徽猷是今日。

  • 以偈美世奇首座

    释清远 〔宋代〕

    有道只因频退步,谦和元自惯回光。

    不知已在青云上,尤更将身入众藏。

  • 示众

    释清远 〔宋代〕

    求心心未谛,等人人不来。

    岩花晓来雨,寂寞为谁开。

  • 因举楞严经七处征心成颂

    释清远 〔宋代〕

    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穷妄识是空花。

    故令庆喜推心目,胜相初观始出家。

    在内何缘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

    琉璃比眼还同境,闭障开明未有涯。

    合处随生难定体,根尘兼带转蓬麻。

    世间一切都无著,水陆空行作翳瑕。

    七处无归全失措,从兹始得徧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