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上呈仲明

    邹浩 〔宋代〕

    诵诗久欲陪苏焕,载酒谁怜访子云。

    莫道囊空乏供给,邻家芹菊许人分。

  • 和郡主簿绝句九绝 其五

    邹浩 〔宋代〕

    能诗唐太白,善赋汉相如。

    元帅真文举,应先荐祢书。

  • 敷文

    邹浩 〔宋代〕

    赦书该得尽量移,君到衡阳适及期。

    将谓南徐须近便,那知北望尚覊縻。

    人情既久应相好,气候无它亦自宜。

    造物此心君会否,少留同我返茅茨。

  • 次韵仲孺用前韵寄世美二首 其二

    邹浩 〔宋代〕

    天宇梅边静,春光破蚁封。

    岭云犹过鴈,冰浪欲飞龙。

    玉镫随新约,茅簷祗故容。

    何当卷书去,相与豁尘胸。

  • 烹密云龙

    邹浩 〔宋代〕

    君不见子建七步俄一诗,太冲十年仅三赋。

    相去何啻楚与越,尔来题品皆才具。

    我生尚友到古人,袖手寒窗重惭惧。

    巧迟拙速非所长,舟溯湍流只如故。

    秋风逸思谁肯分,惟资茗饮祛昏瞀。

    人间气味足奇功,毕竟不能成好句。

    集仙公子天上回,拭目元丰新制度。

    夜光明月岂足珍,矫矫真龙翳云雾。

    潜藏飞跃自有时,只恐缄縢终不固。

    况闻醉翁归颍东,更号六一逃机务。

    震霆端的助滂沱,名称恰应当年数。

    从今掩卷待青禽,晴轩屑玉和甘露。

    胸中无复旧尘埃,五物狂吟在朝暮。

    须知料虎戚自贻,莫讥恶客君家蠧。

  • 菏泽

    邹浩 〔宋代〕

    滔天洚水非凡灾,平地汹汹生风雷。

    帝尧哀民作鱼鼈,咨禹平之时懋哉。

    未暇雍容堂陛上,和羮以尔为盐梅。

    禹知休戚系予手,汲汲岂获怜婴孩。

    疏凿高低捐四海,校量势力天须回。

    尔时菏泽次第及,导引一股从东来。

    就中不独豫州利,八荒赖以川原开。

    农桑处处酬愿欲,鸟兽蹄迹还蓬莱。

    此泽虽微与有力,掲之载籍悬星魁。

    禹归上天已万祀,遗利犹今分九垓。

    帝里虎士不知数,朝昏待哺张其顋。

    转输粟布自东部,浃日何啻浮千桅。

    始知寸胶无足用,安危须仗经纶才。

    君不见黄河泛滥金堤摧,縻费皇家几亿财。

    华衣肉食皆妙选,年年议论喧中台。

  • 道正移鸂鶒来

    邹浩 〔宋代〕

    仙家春色不曾空,亦有????占暖风。

    丹桂叶舒推重碧,蟠桃花发避深红。

    尽教带土培轩外,行欲移根过浙中。

    最好高堂归献寿,年年光映棣花丛。

  • 次韵答詹成老谢密云龙之什

    邹浩 〔宋代〕

    龙凤小团分禁户,往往称珍减前语。

    元丰天子妙风雷,万古埃尘洒新雨。

    壑源春贡识此心,不比豫州常枲纻。

    卿云密密拥蜿蜒,御府仅能千百数。

    匪颁台阁裁几人,恩逐味增沦骨髓。

    帝乡仙去鼎湖空,井閟合门犹玉乳。

    龙髯虽在龙莫形,只有云留瑞民伍。

    叶家所得最非常,好事殷勤始容取。

    故人分赠不遐遗,怜我哀摧病方瘉。

    莆阳英爽杳难攀,品目纵横谁扞御。

    仰惟笔削到茶经,亟以将诚归许与。

    诗来寒谷歘然春,坐觉辉光满禾黍。

  • 奉和邢舍人寄望之愚溪朝阳岩 其二

    邹浩 〔宋代〕

    我闻紫微公,润色迈东里。

    道阻未识面,驰心极云驶。

    及此襄汉游,黄堂见名氏。

    乃知吏民上,屹若楚山峙。

    不以外自殊,夙兴酬寄委。

    陶瓦焕穷阎,长堤矗江涘。

    陋彼绳墨拘,畏首复畏尾。

    坐令焚溺余,衣食就安址。

    流泽配羊杜,如水注无底。

    念兹智略成,愚者岂同履。

    胡为愚溪水,啸咏送寒晷。

    虚涵万象幽,清绝一尘滓。

    想公溪上心,所得似夫子。

    岁律方峥嵘,抚事聊尔耳。

    鼓枻得浮沉,观鱼谢竿饵。

    应怜柳司马,爱身异桐梓。

  • 送大受赴天官

    邹浩 〔宋代〕

    元祐真人初御天,四门穆穆来忠言。

    阆风学士望朝野,即日赐环司諌垣。

    当时同列继登用,独先朝露归九原。

    位不酬身在孙子,嶷嶷诸子声名喧。

    叔也纵横五经内,娱目未始窥家园。

    苟闻某所有贤者,弊车趼仆从之奔。

    甘陵南北正分党,攘臂其间无怨恩。

    未见其止见其进,会须一指收乾坤。

    素冠俛首琴复御,鹏飞九万方化鲲。

    于今怙恃只明主,肯与世俗均寒暄。

    早知妙笔三千牍,矧已恸哭论元元。

    韩城父老傥改作,为报及此高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