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德符韵六诗 书怀二首 其一

    邹浩 〔宋代〕

    秋容未觉成萧飒,修竹疏桐阴四匝。

    先生归驾挟西风,堕我南堂似凋叶。

    对床邀月入高谈,梦想从来谢三接。

    是非火作正炎空,忍与纷纷竞牙颊。

    莫欺鸥鸟不知人,须信天机在眉睫。

    妙哉托处无何乡,一念能回百千劫。

    君诚有意涉其流,请为安行具舟楫。

  • 寄题孔先生行歌亭

    邹浩 〔宋代〕

    仁皇御宇作太平,朝廷玉立森贤英。

    岩耕溪钓日寂寞,何独先生歌滍城。

    遭世不比徐孺子,设心不愧司马承。

    唐虞垂拱岂不盛,巢由亦自非公卿。

    冥冥三圣妙相遇,六爻一半曾吞并。

    倐遗象数入天籁,无声之中端有声。

    有时鼓腹散秋步,有时击壌舒春情。

    他年野叟得不尽,独与杖屦同纵横。

    故知造物有深意,凤凰来仪治功成。

    凤凰飞去定难久,直使先生为凤鸣。

    先生道德初不死,先生歌声犹可听。

    微风淅沥动草木,幽禽上下喧阴晴。

    可怜双耳不到此,龙山滍水空危亭。

  • 送杜君童学士赴阙

    邹浩 〔宋代〕

    西风猎猎鸣旌旗,南阳学士趋丹墀。

    南阳父老挽不住,家声复如东汉时。

    堂堂材具中梁栋,鬓边寒暑惊驹驰。

    垂衣继照掲日月,只应一见舒尧眉。

    鸾台凤阁有新路,着鞭宁许驽骀知。

    委身报国一心耳,嶷如嵩岱谁能移。

    他时廷尉妙生死,还将此道供论思。

    凌云大厦肃天宇,千秋万岁无倾欹。

    焦头烂额岂足尚,长堤蚁穴今图之。

    回看蹇浅丈夫子,攫金清旦方沉迷。

    矢来无乡亦可恤,付与公议分高卑。

    前人得失焕清简,纳公胸次无孑遗。

    愿言朝退坐华省,更以反己为元龟。

    儒冠往往喙三尺,勿令白玉生瑕疵。

  • 次韵德符过曾园 其二

    邹浩 〔宋代〕

    数子清玉峙,粲粲凌朝辉。

    持竿谢高风,钵囊聊自携。

    岂不一趣尚,因缘非兔丝。

    北去得幽圃,相与无町畦。

    白鸟亦忘我,共此天然姿。

    只应太史奏,还在颍水涯。

    九原审难作,幸及同襟期。

  • 元鲁侍亲还以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赋诗送之 其一

    邹浩 〔宋代〕

    秋风卷轻帷,似送东归帆。

    亲心为恻恻,谷马驰两衔。

    吴江渺清冷,吴山鬰巉岩。

    侍行不尔俱,官曹犹治凡。

  • 普融阁

    邹浩 〔宋代〕

    前身善财后老平,善知识处靡不到。

    十信生行回向地,等觉妙觉诸法门。

    一法门中义一句,须弥聚笔海量墨。

    亘未来际力书写,未来可尽写不尽。

    何况六位一切法,一一筭谕莫能及。

    老平于此不思议,第三手把龟手笔。

    一刹那间能事竟,一一微尘出经卷。

    三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

    龙树传持所未会,悉在而今轮字里。

    字字无增亦无减,四十二字谁举偈。

    大宝莲花忽开敷,帝网重重清浄土。

    十方三世佛菩萨,一时会集作证明。

    弥勒辨说巧称扬,文殊师利欣按顶。

    日用纵横日日新,此身普贤身内现。

    若人欲识老平身,即是毗卢无尽藏。

  • 胡公郡君李氏挽词 其二

    邹浩 〔宋代〕

    正是家肥日,香奁晓不开。

    侍儿犹扇枕,良药已停杯。

    苹老残初荐,萱闲冷旧栽。

    只应有余庆,从此亘云来。

  • 自方广冒雨过高台示德澜长老

    邹浩 〔宋代〕

    云烟犹暝晓,杖屦已高台。

    眼向不危去,景从无外来。

    巧将新水墨,洒出旧尘埃。

    携得还天北,晴时阔展开。

  • 自淡山过暗岩

    邹浩 〔宋代〕

    淡中有味味真味,暗里有明明更明。

    不是同来三大士,有谁能识此时情。

  • 文长老云山有训狐鸣即客至夜来鸣更异常

    邹浩 〔宋代〕

    我入山来亦偶然,初无消息与人传。

    训狐缘底潜知得,隔夜飞鸣报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