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湖留题 绿岩亭

    黄裳黄裳 〔宋代〕

    半岩亭势俯涟漪,北顾尤宜鹭下时。

    终是谪仙风思好,无情常与月相期。

  • 东湖留题 钓璜台

    黄裳黄裳 〔宋代〕

    想见海滨老,坐观台畔清。

    一纶聊自适,万户本无情。

    鱼跃心机静,鹰闲世事平。

    行藏天意在,千古跂功名。

  • 贻李道士

    黄裳黄裳 〔宋代〕

    道士初来鹤衣白,无事猖狂走南北。

    偶得秘诀烟霞间,鬼谷先生眼睛碧。

    谓我当接王公谈,且与天庭二分术。

    傥来已感仙翁灵,占梦梦中宜自惊。

    妙光照物乃是道,结庐归去南山青。

  • 赠崔风子

    黄裳黄裳 〔宋代〕

    崔风不风人莫测,只恐时人问消息。

    子闻妙道今几年,百刻光阴贯今昔。

    天柱峰头独看月,火里青龙产芽雪。

    屋上无霜春势强,十二危楼电光彻。

    剑潭居士心相从,何时遂扣逍遥翁。

    自知心骨异凡物,岂愿老死浮生中。

  • 寄卧云先生

    黄裳黄裳 〔宋代〕

    卧云先生由内观,谓使妻子忘我难。

    顾予且不自有父,安得有汝为悲欢。

    武林溪上乃所寄,今且几岁无往还。

    源头流水去复去,落花缤纷春屡残。

    秦人汉世不须问,寂然自在桃花湾。

    嵩岳游人忽相逐,群碧插空三十六。

    渔人不见空怀想,路迷山口今谁访。

    几时行,几时归。

    本无行止吾何疑,岂将眼力随尘机。

    行亦可,归亦可。

    长沮桀溺非通道,此生未必山中老。

  • 双源六题 濯缨堂

    黄裳黄裳 〔宋代〕

    濯缨之水山幽幽,本来似鉴无庸流。

    到此令人肝胆醒,涤除万累开襟灵。

    一源莫误登临目,纷纷世上红尘足。

  • 送延平太守

    黄裳黄裳 〔宋代〕

    南有溪山谁可托,须拥旌麾日边落。

    无政人向溪山愁,公徒追索情如酬。

    有政人向溪山醉,鼓吹寻幽闹如市。

    七闽山水世所议,尤喜延平得高致。

    山光水色秋意清,月华剑气空体明。

    双流既往却再顾,五龙虽奋还相迎。

    断云天北列寸碧,中有仙人骑鹤行。

    仙人岩前万人聚,金碧下瞰天津横。

    霁色还空影高下,蓬莱幻化俄顷生。

    太原使君未下车,公论已许程与吴。

    独游才刃安能拘,发遣万事归玄无。

    洗眼待看乡老书,使君政事当起予。

    年丰讼少民已苏,两税竞了谁无襦。

    万户有酒钱足酤,飘飘帘下吹笙竽。

    山水图中声色活,大小从公四园阔。

    飒飒山风吹夕照,想见颓然使君笑。

    南来莫使诗筒少,慰我尘劳空扰扰。

  •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黄裳黄裳 〔宋代〕

    自越趋儒林,由吴两江渡。

    四年如退之,疏慵傲名数。

    西风今又来,庭柯泣珠露。

    荣枯几番新,闲日常自度。

    誓为天汉游,捣药看玉兔。

    逆行非吾心,焉用忧日暮。

    典籍犹可捐,宁雕子云赋。

    万事归自然,所得先去故。

    洒落桐庐君,高源欲东赴。

    外物非所谋,此学良足据。

    但以中致虚,元气腹当饫。

    壮怀感暮秋,群动还太素。

    宋玉悲何为,忘失聊适屦。

  • 假山

    黄裳黄裳 〔宋代〕

    天作乃说真,人作故云假。

    堆叠孕奇怪,含思亦如画。

    遥岑出寸碧,群岫拥而亚。

    苍苔抱秀骨,尤惬时雨洒。

    去来何所人,度岭策羸马。

    安得无心云,经从断而挂。

    日落行且休,寒岩峙孤舍。

    假合虽使然,登览忧亦写。

    万法资诸心,一念有神化。

    缔构况融结,犹造秋与夏。

    摄用还一空,何取亦何舍。

    莫认假与真,外乐聊以借。

  • 圆石六题 迎晖亭

    黄裳黄裳 〔宋代〕

    始自旸谷见,余霞敛微明。

    亟从林末动,幽禽发清声。

    群阴既扫迹,众象聊遣情。

    卷帘取遥望,挥毫写初迎。

    行乐自此始,勿为多事萦。

    一世如过隙,顷刻宁可轻。

    胜概岂虚置,倒樽慰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