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皓

    郭祥正 〔宋代〕

    彼美四贤老,高风万古寒。

    去逃秦鼎镬,归识汉衣冠。

    翼翼羽翰就,堂堂宗社安。

    商山弊庐在,还入白云端。

  • 拟挽歌五首 其四

    郭祥正 〔宋代〕

    于生动以扰,既死静且潜。

    黄土假面目,青草为须髯。

    荣华春风吹,憔悴秋霜沾。

    回嗟在世人,不识此理兼。

  • 哭宗叔致政大将军

    郭祥正 〔宋代〕

    文锋困挫离场屋,武略纵横勤冕旒。

    国士传家虽有子,将军终老不封侯。

    抱冰末路垂三纪,埋玉空山第一秋。

    余派江东藉云荫,载瞻遗像涕交流。

  • 庐陵乐府十首 其二

    郭祥正 〔宋代〕

    鸿雁殊未来,思君一弹琴。

    泠泠别鹤语,折尽幽兰心。

    蛛丝漫相续,难系骅骝足。

    白日无时停,云鬓宁长绿。

    年华要不老,不若丹青好。

    对之虽无言,犹胜种萱草。

  • 七月八日要阎公达承议晚酌二首 其二

    郭祥正 〔宋代〕

    营驾君莫辞,寓饮不在酒。

    得酒亦可喜,话情庶延久。

    鹭白不翳尘,山光含美璞。

    霞绮映池葩,条蝉嘶露渥。

    时平无横愁,身退兹余裕。

    弹琴来薫风,高轩良可伫。

  • 七月八日要阎公达承议晚酌二首 其一

    郭祥正 〔宋代〕

    河桥散灵鹊,曜景逾佳期。

    池华延舒月,尚可倾一巵。

    欲以要良宾,秋事言凄其。

    岁往岂再得,绿发含霜滋。

    寓意不在饮,营驾君莫辞。

  • 和陈掾效陶斋

    郭祥正 〔宋代〕

    君欲效陶潜,超然异今趣。

    开斋即吾庐,欣欣同所慕。

    潜鱼不群游,栖鸟不返顾。

    无意亦无我,何思复何虑。

    遂趋羲皇上,日息自休裕。

    百年能几何,不知岁云暮。

    终当随白云,悠悠此山去。

  • 读陶渊明传二首 其一

    郭祥正 〔宋代〕

    我爱陶渊明,超然遗世想。

    一奏无弦琴,妙曲寄玄响。

    翛然听以气,万籁应诸掌。

    舟车就所便,丘壑信孤往。

    泉涓木欣欣,酌酒助俯仰。

    酣醉颓云烟,舒啸逸罗网。

    斯人孰可见,梦寐期佛彷。

    兀如南山松,亭亭植千丈。

  • 同刘继邺秀才游岳麓登法华台呈如水长老

    郭祥正 〔宋代〕

    南出长沙城,西渡潇湘水。

    谁铺碧鲛绡,迥透黄金底。

    中分橘直洲,隐若鼇背起。

    府邑古称雄,地势信少比。

    苟非仁义图,畴将甲兵洗。

    晚色烟雾开,人家明镜里。

    斯须舍舟楫,纵步踏兰芷。

    遥遥望松门,物象愈奇伟。

    枝叶既不繁,霜雪讵能毁。

    传云陶将军,屯营手植此。

    至今凌云气,犹如大君子。

    才过清风峡,路转不容跬。

    尘寰自此隔,佛界朗瞻跂。

    层梯上重门,绘塑光炜炜。

    皓鹤去无踪,寒泉但清泚。

    遂登法华台,平目瞰千里。

    返惊人世卑,堑壁徒为耳。

    连甍十万户,罗列在案几。

    想当韩杜时,荆棘晦遗址。

    不见湘西篇,惟夸道林美。

    幸同刘子来,纵视眼不眯。

    作诗君勿谦,前辈尚可拟。

    挥笔方争豪,求心翻自鄙。

    请看梁上题,半是泉中鬼。

    白髪纒利名,何由外生死。

    道师深悟禅,软语听亹亹。

    明驱三乘车,济我岸超彼。

    台名将谓何,此喻有深理。

    香色存天然,了不染泥滓。

    救物运真悲,得法终日喜。

  • 题旌德虞令观妙庵

    郭祥正 〔宋代〕

    深溪彻寒鉴,苍山开翠屏。

    结庵当此间,观妙题其扃。

    借问观何妙,伊人养性灵。

    岂为娱耳目,是将达神明。

    滞有乃为病,趋无亦何营。

    外感适变化,中虚藏窅冥。

    夜深片月散,林鸟三四声。

    寥寥太古风,吹我襟尝惺。

    逍遥形骸外,浩荡天地情。

    未能同子乐,聊用歌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