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韵蔡景繁红梅三首 其一

    刘摰 〔宋代〕

    故人江驿寄瑶华,紫玉枝头散嫩霞。

    日暗露桃春尚浅,醉余收面粉难遮。

    绿溪地静东风遇,雕槛香寒晓月斜。

    水满琉璃聊自喜,不堪尘眼秖空花。

  • 寄长芦福禅师

    刘摰 〔宋代〕

    境与人相得,长鲸宅海宫。

    香花六时会,心迹万缘空。

    地恐诸天接,江从九泽通。

    潮喷寺门冷,霞拂殿簷红。

    暮鴈来淮北,朝帆下浙东。

    千重苍桂雾,万顷碧芦风。

    衲拥山云暖,缾函水月融。

    当年约莲社,何日谢尘笼。

  • 哀应真李先生三首 其一

    刘摰 〔宋代〕

    名教心为乐,逍遥志自求。

    遂成君子隐,初异道家流。

    风月闲三楚,巾裳付一丘。

    空余清泰院,云藓旧岩秋。

  • 丙子元日三首 其一

    刘摰 〔宋代〕

    瑞历开三朔,祥风验八方。

    年华恨催老,节物喜随乡。

    郁垒须时设,屠苏独后尝。

    佳辰谁与醉,梦绕故溪傍。

  • 自福严至后洞记柳书弥陀碑

    刘摰 〔宋代〕

    一盂僧粥三鸣鸡,渐望天角生晴曦。

    积阴凝霭不得肆,荡滉破散争纷披。

    清明物象各有职,如再开辟平艰危。

    游人襟韵廓以喜,晓指后洞都忘疲。

    小楚亭北望明灭,宛宛一径微如丝。

    问云般舟道场路,从此亭背无险巇。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

    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村童门关语嘲哳,似云乞米僧未归。

    亭亭故碑立青玉,覆以老屋疏且攲。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法存于斯。

    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

    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狂不羁。

    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

    或云彼以窜逐久,气志软熟非前时。

    又云高才尚薄世,故独立法无所师。

    吾嗟世俗日无理,好恶不正论苦畀。

    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愧人不知。

    碑阴三百四十字,疏瘦劲丽何精奇。

    九十三人姓名具,陈缵宝历元年题。

    云此柳书一碑者,元和三年刊厥辞。

    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杨与倪。

    尘蒙壁碍世未见,自我访寻初爱之。

    嗟物晦显似有数,恨不从事毡与槌。

    巉岩西山邃无数,行及二寺方晨炊。

    东南谿磴斗孤绝,下及平壑如悬梯。

    南朝佛子谓慧海,卜庵于此存遗基。

    鬼神馈食以车运,石崖辙迹如在泥。

    智不足以尽万物,敢决真伪论是非。

    老僧夜语亦有理,明发策杖犹迟迟。

  • 挽宋次道二首 其二

    刘摰 〔宋代〕

    平生襟尚苦清通,白首耽心翰墨中。

    万卷囊书推沈氏,一时碑字贵颜公。

    尘栖村馆稀宾至,山抱佳城与祖同。

    已矣善人那复见,萧萧溱洧秖秋风。

  • 南喜寺

    刘摰 〔宋代〕

    天监禅僧此结庐,石头高士有遗居。

    楼飞缥缈岩腰峻,庵静峥嵘阁道虚。

    雪后桂花香涧谷,春寒松雾滴巾裾。

    山中物色吟虽苦,尽是诗翁掇拾余。

  • 次韵邹泽民感事

    刘摰 〔宋代〕

    河湟虮虱玩天恩,饷馈驱驰不足论。

    陛下至神收庙算,诸公何术偃戎轩。

    凯歌计日登宗祀,归将惊秋望故园。

    贱士江湖真碌碌,狂吟无以谢乾坤。

  • 次韵跂蹈登护法院澄心亭

    刘摰 〔宋代〕

    昔泊铜陵县,重来迹可寻。

    洞岩一指顾,花谷记登临。

    岁月回秋棹,江湖入醉襟。

    鱼篮腥邑市,俚语杂山禽。

    紫笋抽姜圃,朱丸缀柿林。

    长官夸乐岁,游子足悲吟。

    眺望春思曩,疏慵老叹今。

    篷窗把书卧,空此望澄心。

  • 哀鲁国宣靖曾公三首 其三

    刘摰 〔宋代〕

    不憗天何理,云亡国所嗟。

    还应骑列宿,但说去流沙。

    清庙陪烝享,鸿枢见世家。

    悲风溱洧路,哀咽满箫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