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积的诗文
30 / 7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李阳冰篆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
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闲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
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
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
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
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
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
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臯夔稷契环两楹。
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
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
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
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
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
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
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
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
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
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
和倪敦复 其一
一别北轩君,参商与胡越。
先声从西来,尘榻为君拂。
吟行时引头,吟坐即摇笔。
未见问行人,既见惜短日。
缓颊相问劳,剧谈尽忠切。
耳窍虽塞豆,口角自流沫。
崔子祥而论,祝令闵且说。
篱闲菊参差,樽中酒澄澈。
把酒互相劝,投菊两不绝。
客主莫分辨,僮仆亦娱悦。
若比庞公家,妻子不罗列。
悔令唱骊歌,惜不醉寒月。
念子为令尹,行义高突兀。
当官志不回,敛版腰可折。
与俗皆背驰,而慕古遗烈。
竹节生便坚,剑气久已发。
其时东野外,频烦大夫谒。
篇章日相寻,气势谁可遏。
仍携大轴来,使我两目阅。
人事有合离,岁月成恍惚。
逸翮腾方高,骏马足不蹷。
子实不我忘,我亦不子忽。
与之气类同,见之心欲豁。
金城不可破,铁槊不可夺。
择交盖已定,言志亦已合。
布阵诗甚详,挥洒手不歇。
更约临行时,斯言可赠别。
-
谢存中送四花并酒
有人自折四般花,手中四色成云霞。
瑶瓶贮酒白如沙,呼童急送野人家。
一般花是水林檎,白处偷红红不匀。
笑脸易残留恨色,浅粧难就带啼痕。
无夫少妇善居寡,以礼自防容不冶。
君看盈盈闪色桃,酒红睡起未全消。
意待倾城又倾国,花中偷得两般色。
深色桃花将奈何,猩猩血染春衫罗。
欲成鸾凤吹箫急,借涂铅粉施朱多。
却是梨花白为胜,四色花中容最正。
若与梅花相并时,花叶花柯较麤硬。
为花倾出瑶瓶酒,香泉急溜蚍蜉走。
两手各擎花一枝,深闪桃花将与谁。
主人醉起欲骑马,自插乌纱带取归。
-
寄张文潜
不知今之人,谁识张县尉。
勿问胸中事,但看面上气。
所谓人英者,正是斯人辈。
前年南郭中,文酒日夜会。
一从舍我去,忽忽再逾岁。
今兹岁且尽,为子吟不睡。
起坐却就枕,伸头出纸被。
约是三四更,老老抱双脚。
此时吟正酣,声调不可却。
春风起淮东,须臾到嵩洛。
往往入子家,但子眠不觉。
子觉将奈何,声尽情思多。
上东门外路,洛水生春波。
还我大松来,不用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