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缧囚往虑问,勤恤意不息。

    猛虎在陷穽,挑尾尚求食。

    常忧有诖误,非罪罹暴迫。

    蔼蔼万乘都,憧憧四方客。

    一遭纤微衅,鉴垢莫磨拭。

    是以大君心,惟恐横抵摘。

    前法著以律,后法编以册。

    每当炎蒸时,狱器用刷涤。

    应无古冤血,地下化为碧。

    我今因牵吟,聊以肝胆沥。

    刑人皆得辜,不似尤地脉。

    间归即解鞍,浣手嫌控靮。

    昔言善烹鱼,必先溉釜鬲。

    愿言保兢慎,切勿厌此役。

    夜月可留玩,清樽可独适。

    一榻宽且平,群动都已寂。

    可用休其劳,不休庶终夕。

  •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古者二千石,高车驾青骊。

    车前陈曲盖,车后建朱旗。

    金鼓鸣两旁,壶浆拥通逵。

    所付重威惠,所仰抚惸嫠。

    景亳实巨屏,往俾国相之。

    国相称疾还,正值民阻饥。

    朝廷急恤养,选守莫与宜。

    君尝典海陵,政绩为众推。

    今授輙辞命,大夫多飞绥。

    屡上不得请,饬驭俄轻赍。

    既体尧舜仁,又答稷禼知。

    八月风渐高,木叶将披披。

    郊原枣已剥,场圃黍可治。

    必期宽赋敛,无乃息疲羸。

    何当过苦县,肯暇观旧碑。

  • 永叔内翰见过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我居城东隅,地僻车马少。

    忽闻大尹来,僮仆若惊鸟。

    入门且坐笑,丰颊光皎皎。

    问我餐若何,依旧抱糜??。

    问我诗若何,亦未离缠绕。

    我庭有蔾苋,不堪秣腰褭。

    我壶无醪醴,不能犒介绍。

    乃喜百事稀,来此与世矫。

    固非傲不往,心实厌扰扰。

  • 送祖印大师显忠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黄纸赐祖印,铸名不铸金。

    力笑苏季子,责望小人深。

    渡江见海月,秋光上遥林。

    团团冰玉盘,莹然如禅心。

  • 送温州楚屯田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雁荡山头鴈,如随太守来。

    秋风既与至,春日定同回。

    上宰无忘旧,明时必用才。

    自于章句老,经册向萤开。

  • 江邻几学士寄酥梨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兴平烹琼乳,咸阳摘冰枝。

    秦女点山日,张公开谷时。

    刻破玉浆壶,泛融金酒巵。

    适从关中寄,不见博士卑。

  • 戏作常娥责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我昨既赋白兔诗,笑他常娥诚自痴。

    正值十月十五夜,月开冰团上东篱。

    毕星在傍如张罗,固谓走失应无疑。

    不意常娥早觉怒,使令乌鹊绕树枝。

    啅噪言语谁可辨,徘徊赴寝搴寒帷。

    又将清光射我腹,但觉轸粟生枯皮。

    乃梦女子下天来,五色云拥端容仪。

    雕琼刻肪肌骨秀,声音柔响扬双眉。

    以理责我我为听,何拟玉兔为凡卑。

    百兽皆有偶然白,神灵独冒由所推。

    裴生亦有如此作,专意见责心未夷。

    遂云裴生少年尔,谑弄温软在酒巵。

    尔身屈强一片铁,安得妄许成怪奇。

    翰林主人亦不爱尔说,尔犹自惜知不知。

    叩头再谢沋已去,起看月向西南垂。

  • 留题景德寺吉祥讲僧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我讲异尔讲,我书非尔书。

    彼将希白马,此亦犹大车。

    皆行国都内,辙不入委闾。

    世人日扰扰,来慕清凉居。

  • 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

    长风沙头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

    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

    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 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

    项穷临流叹不逝,燕骨埋没庸可伤。

    我今六十趋南北,饥肠不足面黧黑。

    少年心志一点无,千里区区安所得。

    往居闾闬乏经过,闭门读书多废食。

    便从冠带向仕途,强颜希禄非贪职。

    昨逢王倩昧平生,一见如旧心相倾。

    谈经树下任日炙,酒狂便欲骑长鲸。

    谁意同行有迟疾,先入大梁凡几日。

    大梁故人怜钝衰,迭为寄唱辞严密。

    卒章言买羊与酒,虽齿动摇能饫溢。

    亦知红颊教新成,更愿旧朋邀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