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颂六十二首 三十八

    道世 〔唐代〕

    法会设佳供,斋日感神灵。

    普召无别请,客主发休祯。

    凡圣俱晨往,灾难普安宁。

    良由慈善力,翻恶就福城。

    (见同书卷五五《施福部》)。

  • 颂六十二首 四十六

    道世 〔唐代〕

    正邪乖明昧,善恶异相征。

    大慈降梵志,乘空各变形。

    六千俱舍执,七众各休祯。

    邪徒虚抗志,鍱腹浪求名。

    身子多才智,陵化照机庭。

    四辩无不可,六通奋英情。

    乘权摧异见,伏邪同幽冥。

    自知萤光劣,徒诤太阳精。

    (见同书卷六八《破邪篇》)。

  • 颂六十二首 四十九

    道世 〔唐代〕

    玄言始开阐,云雾上升天。

    叆叇垂下布,驶雨徧山园。

    百草俱滋茂,五谷皆熟田。

    自非慈福力,岂感乐丰年。

    (见同书卷七九《河海部》)。

  • 颂六十二首 十七

    道世 〔唐代〕

    业理信多绪,生途非一门。

    安危诚易辙,清浊岂同源。

    坠质空遗貌,寻香有去魂。

    幽衢下寮落,暠路上飞翻。

    凝阴凄复紧,声威聒已喧。

    投身庇茅屋,怿虑入花园。

    伉俪情多乱,贪嗔坐自昏。

    遍知称自觉,挑手独为尊。

    (见同书同卷《四生部》)。

  • 颂六十二首 五十四

    道世 〔唐代〕

    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幷。

    苦极思归乐,乐极苦还生。

    岂非罪福别,皆由对著情。

    若断有漏业,常见法身宁。

    (见同书卷八八《福行部》)。

  • 颂六十二首 三十九

    道世 〔唐代〕

    六情无福志,四摄启幽心。

    俭约避人物,偃息慕山林。

    曲𡼏停驺响,交枝落慢阴。

    池台聚冻雪,簷牖参归禽。

    石来无新故,峰形讵古今。

    大车何杳杳,奔马送骎骎。

    何以修六念,虔诚枉一音。

    未泛慈舟宝,徒劳抒海深。

    (见同书卷五九《俭约篇》)。

  • 颂六十二首 三十三

    道世 〔唐代〕

    藕树交无极,华云衣数重。

    织竹能为象,缚荻巧成龙。

    落灰然蘂盛,垂油湿昼峰。

    天宫傥若照,灯王复可逢。

    (见同书卷四八《然灯部》)。

  • 颂六十二首 三十一

    道世 〔唐代〕

    静念遗志虑,有虑非理尽。

    境来投虚空,虚空何所轸。

    托阴游重冥,冥亡影迹陨。

    四果皆欣求,一乘独玄泯。

    (见同书卷四六《摄念部》)。

  • 颂六十二首 十二

    道世 〔唐代〕

    建志诚心愚,高慕欣朋俦。

    相与立弘誓,舍俗慕闲丘。

    萧散人物外,晃朗免绸缪。

    寂寂求戒(一作「诚」)真,亹亹励心柔。

    警策修三业,激切澄四流。

    兴心愿弘誓,救溺运慈舟。

    嘉期归妙觉,善会湼槃修。

    存心八正道,立志三祇休。

    (见同书卷七《奖导部》。

    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六一之异文。

    )。

  • 颂六十二首 四

    道世 〔唐代〕

    三山羽化竟无成,五热殷忧徒自萦。

    并入繁(一作「樊」)笼处尘馆,何如寂虑出危城。

    镜智圆规光且净,月行驰轮皎复晴。

    侧径崎岖尔回辙,通庄达老岂同征。

    (见同书同卷《入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