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同学汪君瑞芳原韵・其一

    刘凤梧 〔近代〕

    当年黉舍傍司空,同学新书午夜攻。

    藜阁清辉输夜月,桃潭暖浪逾春风。

    我游皖北成孤鹤,君去漳南若冥鸿。

    飘泊异乡过卅载,归来谁识白头翁。

  • 病中口占

    刘凤梧 〔近代〕

    床笫缠绵唤奈何,怅无妙手起沉疴。

    一春花事悲红雨,午夜词心付绿波。

    别梦已随游子去,新愁应比美人多。

    漫言临老风情减,犹对东风想玉珂。

  • 烧炭女

    刘凤梧 〔近代〕

    薄命朱颜总俭妆,蓬门争识绮罗香。

    平时阿母教炊爨,午季诸姑共采桑。

    忽闻村社来师旅,征取工兵到闺女。

    底事军书日夜催,爷娘相顾泪如雨。

    女儿亲老无兄弟,欲倩旁人真不易。

    检点行装只敝衣,风霜凛冽稀棉被。

    黎明里正已到门,只说寒窑在远村。

    男丁伐木女烧炭,作工直到月黄昏。

    明堂山上多烟雾,回望家乡隔云树。

    身寒不得衣轻棉,腹饥惟有餐山芋。

    栗树千斤装一窑,手执叉钳日夜劳。

    忙时那避风和雨,争取工分夺锦标。

    同行堪悯张家嫂,伊有孤儿在襁褓。

    丈夫前岁去从军,家有慈亲已衰老。

    儿依祖母哭要娘,白衣黄口泪沾裳。

    我闻此语心如捣,亦抛红泪向斜阳。

    斜阳欲下天将暮,指挥催炭急星火。

    一窑要炭产千斤,如少一斤要赔补。

    赔补不得将被囚,满身不觉汗浆流。

    官家有女贪酣睡,日高三丈卧红楼。

    茅棚夜冷浑难寐,不识双亲知也未。

    欲倩鳞鸿寄音信,争奈工头若魑魅。

    强取家书翻复看,不许一字说艰难。

    儿家辛苦何人惜,山谷繁花任自残。

    花残天上馀明月,几度团圞归不得。

    夜永衾寒向火红,天昏眼倦悲云黑。

    稻禾栖亩无人收,婴儿在室乏娘求。

    装炭固须劳织女,驾车尤复累牵牛。

    烧炭延期到冬节,万座洪炉炼钢铁。

    铁运邻邦换器机,讵知都是工人血!山中女儿重添愁,千人跃进争上游。

    家有老亲望儿返,何时马角乌白头。

    我有荆妻亦在数,检查身体力不够。

    糇粮已裹欣放归,儿女嬉嬉告亲友。

    只有邻家薄命姑,仍在山中作火夫。

    风霜饱试朱颜老,谁识鲛人泪溅珠

  • 丁酉夏余应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之聘,寄居岳西县垣,夜不成寐,起读杜工部诗,感而赋此・其四

    刘凤梧 〔近代〕

    历尽艰危忍尽饥,那堪羌笛又频吹。

    梦魂落拓愁羁旅,涕泪飘萧受拾遗。

    自叹沈腰浑似柳,谁怜潘鬓已如丝。

    红楼漫把花枝卜,君问归期未有期。

  • 乙未春日游英邑杨柳湾,途中口占

    刘凤梧 〔近代〕

    卅六年光一瞬中,重游英麓趁春风。

    方新柳叶如眉妩,依旧桃花映颊红。

    漫诩才华同倚马,剧怜身世等征鸿。

    白头不负青山约,团扇何人画放翁。

  • 和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其一

    刘凤梧 〔近代〕

    云锁天昏不放晴,丁东一夜答风铃。

    花容泪洗馀微赤,柳眼烟迷只半青。

    赤县恨多胡马迹,神州应扫佛狸腥。

    吾侪早幸栽桃李,已有新阴在鲤庭。

  • 初春远行

    刘凤梧 〔近代〕

    稚子娇痴惯,牵襟欲别难。

    寸心因历乱,双袖为汍澜。

    回首愁家远,驱车怯暮寒。

    剧怜茅店月,深夜独团圞。

  • 由菊江至秋浦重九登朝霞洞・其三

    刘凤梧 〔近代〕

    节届重阳别恨赊,强游山洞挹朝霞。

    异乡漂泊同枫叶,三径荒芜负菊花。

    空盼白衣人送酒,谁怜乌帽客无家。

    一行作吏难归隐,悔未东陵学种瓜。

  • 春兴・其三

    刘凤梧 〔近代〕

    春深王粲怕登楼,遍地疮痍满目愁。

    苍狗白云成幻景,疾风酸雨会中州。

    西陵麟斗非佳兆,建业鸿嗷有隐忧。

    客邸不堪听度曲,流莺底事啭歌喉。

  • 和李啸楼先生三醉木芙蓉原韵・其七

    刘凤梧 〔近代〕

    秋露侵黄霜晕红,淡妆不异魏园中。

    夜阑徙倚楼头望,宝剑光腾月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