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留别柱尊四首(录二)・其二

    冯振冯振 〔近代〕

    山深溪曲草萋萋,松径荒芜锁紫芝。

    山鬼时来窗外笑,林猿频在梦中啼。

    无心云自梁间出,知倦鸟归檐际栖。

    方幸庸才乏世用,何劳一别倍悽其。

  • 梅园赏菊

    冯振冯振 〔近代〕

    车马纷纷笑语倾,游人徒自好花名。

    陶潜以后谁知己,屈子当年爱落英。

    霜节只堪高士偶,冰心终与玉壶清。

    故园消息知何似,惆怅江湖万里情。

  • 读《史记》

    冯振冯振 〔近代〕

    包罗万象无不载,慷慨一生谁与俦。

    二三字中存褒贬,五百年后继春秋。

    是非已有千古论,文气长如四渎流。

    读公之书心向往,朝闻夕死吾何忧。

  • 自题诗集六首・其三

    冯振冯振 〔近代〕

    转益多师是汝师,杜陵心法不吾欺。

    中兼汉魏包唐宋,上有洪荒下近兹。

  • 送柱尊之沪

    冯振冯振 〔近代〕

    世乱何堪送子行,天涯久共苦飘零。

    五年鸳水人如梦,一夕梧山骨尚惊。

    又向故乡悲战祸,几从锋镝出馀生。

    扁舟今日扬帆去,沧海潮如剑戟声。

  • 苍梧春暮四首次柱尊韵・其三

    冯振冯振 〔近代〕

    异乡无那送春愁,逝水繁花不肯留。

    贵贱原知随瓣落,功名何可执鞭求。

    孤云自有天涯意,一日难忘物外游。

    战伐岂堪频北望,青山白骨是中州。

  • 登三茅峰望太湖

    冯振冯振 〔近代〕

    昔闻太湖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天际浮。

    烟波浩荡渺无极,一望可以销百忧。

    我生山水以为命,穷奇极险恣探求。

    直从西粤携杖屐,万里欲作具区游。

    褰衣高登三茅顶,下视湖水碧如油。

    长天杳杳飞鸟没,云帆片片翔轻鸥。

    青螺绵缀忽远近,三山飘荡如欲流。

    琪花瑶草可望不可即,斜对苍翠浮鼋头。

    平生岂信不死药,对此径欲凌沧州。

    传闻昔有鸱夷子,霸越功成轻列侯。

    一朝偷载西施去,五湖烟水泛轻舟。

    我今牢落亦何恋,闲云野鹤心悠悠。

    怅望佳人在何许?一笑便欲三年留。

    烽烟其奈满南国,弥望杀气无时收。

    沙虫猿鹤谁敢保,海鸥已是惊戈矛。

    山林避世古亦有,桃源路绝寻无由。

    归来且饮一杯酒,今夜有月当高楼。

  • 留别独秀峰

    冯振冯振 〔近代〕

    我居独秀峰,独秀低眉坐。

    云鬓半离披,金钗欹欲堕。

    遥情含矫羞,廷伫态婀娜。

    相对两无言,惜别泪如泻。

    世人竞繁华,谁是知音者。

    为订十年期,殷勤好待我。

  • 题柱尊所藏黄宾虹前辈松石

    冯振冯振 〔近代〕

    一峰矗立敝平台,一阜低陪亦壮哉。

    数石参差罗左右,双松盘屈辟风雷。

    是何气势雄且古,试看枝柯竦复开。

    梦想家山归未得,并刀谁割半岩来。

  • 效白香山体

    冯振冯振 〔近代〕

    闻有古圣人,端居在深宫。

    不窥牖而见,不属垣而聪。

    借问何能然,秉要而执中。

    使人目为视,人见我不矇。

    使我耳为听,人闻我不聋。

    豪末显泰山,细响应宏钟。

    谗邪无由进,明极生至公。

    天下遂太平,八荒乐融融。

    无为而致治,垂拱何雍容。

    后王竭耳目,万事必亲躬。

    精神固有限,事物来无穷。

    应接既不睱,视听势自慵。

    十言愿一语,何况偶复重。

    旁人知其意,有闻匿不通。

    无视以为明,无听以为聪。

    厌闻逆耳言,枉受人欺蒙。

    陈力就列士,无由诉曲衷。

    委曲唯诺徒,优为仕代农。

    日日亲万几,见闻尽平庸。

    其身诚甚劳,于事乃寡功。

    古今志岂异,效果何不同。

    皆由取道殊,所向遂西东。

    寄言图治人,尧舜可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