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作人的诗文
2 / 10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陶渊明
《宋书》传隐逸,首著陶渊明。
名文归去来,所志在躬耕。
本来隐逸士,非不重功名。
时艰力不属,脱然谢簪缨。
人不可无势,桓温语足征。
孟嘉亦豪杰,尺寸无所凭。
偃蹇居掾属,徒为蝼蚁轻。
五斗悔折腰,此意通弥甥。
细读孟君传,可以知此情。
俗儒辩甲子,曲说徒瞢腾。
-
纪晓岚
东坡喜说鬼,妄言聊解醒。
本来无所为,妙语乃环生。
后世谈神怪,唯以寄劝惩。
颜夭蹠乃寿,此理既无凭。
况复涉三世,支离弥可憎。
纪氏作五记,文笔颇清明。
为有宣传意,难动识者听。
却有一节话,题曰绳还绳。
缚狐还被缚,报复相因承。
等是示儆戒,此意差可称。
孔子重直道,报怨得其平。
牙眼各相报,见于景教经。
儒家贵中庸,天主有威名。
同时传此语,不能违人情。
-
往昔六首・其二 菩提萨埵
往昔读佛书,吾爱觉有情。
菩萨有六度,忍辱良足钦。
布旗立弘愿,愿重身命轻。
投身饲饿虎,事奇情更真。
平生再三读,感激几涕零。
向往不能至,留作座右铭。
安得传灯火,供此一卷经。
-
梧桐
中庭有梧桐,亭亭如华盖。
碧叶手掌大,荫庇诸蝉类。
繁荣极夏日,倏值岁时改。
时光不可见,日日夺苍翠。
桐子已黄熟,收入童儿袋。
萧萧秋风起,飘然一叶坠。
蝉声俄寥落,渐以促织代。
却惊懒妇心,寒衣未补缀。
-
夸父
夸父昔逐日,陶公曾有诗。
功竟在身后,此语重可思。
甘渊不可至,邓林实所遗。
此事足千古,俗辈安能知。
我思魏晋人,所见诚深微。
委曲通人心,情至理不违。
唐宋固文盛,思想渐萎衰。
虚言张道谊,酷儒为士师。
尔来讲学者,千载发光威。
此辈适何来,疑是鲜卑儿。
习得汉文字,虏性犹未移。
盛气向华人,有如曩昔时。
于今成学风,群起而力追。
昔人斥奴气,大意或在斯。
我怀公之佗,后起安可期。
-
往昔六首・其五 王守仁
往昔读古文,吾爱王阳明。
瘗旅文一作,不虚龙场行。
吾与尔犹彼,此语动人心。
非墨亦非释,儒家自有真。
后年说良知,学术为一新。
未尝吃苦瓜,味道殊难名。
素不喜闽洛,跳脱良所欣。
擒濠虽小事,亦足傲迂生。
道谊兼事功,百世有几人。
向往不能至,祠下徒逡巡。
-
丙戌岁暮
从前作诗句,漫云牛山体。
近又写五言,似拟寒山子。
自身非禅门,稗贩无一是。
还自写我诗,笔画代口耳。
寄远示友生,本意只如此。
茫茫火狗年,涂画尽数纸。
倏忽将改岁,唐劳可以已。
诚知笔墨贱,不及钱刀利。
岂无恩与怨,欲报无由致。
行当濯手足,山中习符水。
-
读书
读书五十年,如饮掺水酒。
偶得陶然醉,水味还在口。
终年不快意,长令吾腹负。
久久亦有得,一呷识好丑。
冥想架上书,累累如瓦缶。
酸甜留舌本,指顾辨良否。
世有好事人,扣门乞传授。
舌存不可惜,对客徒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