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二十六日游万泉河

    郑孝胥 〔清代〕

    沈阳无山沈战气,秋色真从万里至。

    绕城何处可登高,憎见诸羌踞僧寺。

    北俗虽豪缺风雅,麇集屠沽作都会。

    东门闻道有泉源,便觉清甘起人意。

    碧波潆洄仅十亩,傍水居然芦满地。

    残荷过桥香自远,秃柳数株堪小憩。

    若能营此作园池,种树置亭亦殊易。

    纵民游观资养性,岂非从政所有事。

    沉吟徙倚谁与言,自怪边尘损文字。

  • 七月二十三日入都居贤良寺

    郑孝胥 〔清代〕

    前朝梦断十三秋,阙下车声在枕头。

    胡骑黄巾归稗史,刘郎道士各山邱。

    自残母子恩同尽,永诀君臣恨未休。

    身似铜仙携盘去,回看铅水泪难收。

  • 题孙师郑吏部雄诗史阁图卷

    郑孝胥 〔清代〕

    近代诗才让达官,曾闻实甫论诗坛。

    潜夫祇有伤时泪,也作君家史料看。

  • 从母罗母诗

    郑孝胥 〔清代〕

    诸母各明达,今惟罗母存。

    亲见事大母,辛劳世所难。

    卧起必扶掖,动作必周旋。

    寒燠必早觉,饥饱必先关。

    顷刻不可离,母女如一身。

    母食女乃馂,母寝女乃眠。

    床有被与褥,厨有粥与饘。

    一一女手治,否则母不安。

    母病不知苦,惟觉女益艰;母愈不知乐,惟见女转欢。

    母活女手中,如是凡数年。

    既寡行愈高,教女兼抚孙。

    深入德育理,默化若有神。

    蠢者失其昧,顽者弃其嚚。

    不煦彼自柔,不怒彼自驯。

    迁善竞自媚,改过且不悭。

    日迁于上流,孰知所由然。

    前年自济南,奉迎来海滨。

    家人未闻道,朝夕使相亲。

    上下知敬爱,莫能窥其端。

    今年忽思归,有庐依为山。

    山兜连巷尾,儿时所往还。

    往事不可思,思之在目前。

    诸母与吾舅,谁言谢人间。

    吾母行第四,厌世早生天。

    或言胥似母,此事谁知焉。

    作书启罗母,秋风幸回船。

    随遇傥可安,聊欲营一椽。

    细询吾母事,书之为长篇。

    当令天壤间,矜式诸母贤。

  • 送高子益应晋帅之辟并忆啸农梦旦・其四

    郑孝胥 〔清代〕

    三高如麟凤,子益尤有为。

    流俗不能憾,何曾背时宜。

    德星出太原,可辟魅与魑。

    晋帅甚爱民,毋乃天相之。

    善国来取法,行为王者师。

    脱能尽其才,岂异得一夔。

  • 陈叔伊次子声渐殁于天津之乱叔伊自为哀辞使余题其后

    郑孝胥 〔清代〕

    神京烽火莽连云,爱子书来隔虏氛。

    魂梦飞扬多幻想,道途惊绝入传闻。

    栖栖江汉诗人老,去去家山落日醺。

    剩有哀情似熙甫,一篇思子缀奇文。

  • 答沈子培见访湖舍不遇

    郑孝胥 〔清代〕

    我生安归指菰芦,美此积水来寄居。

    循湾常记一枯树,到门犹隔千畦蔬。

    子知吾居第几湖,枉用相存命肩舆。

    舆中万态入诗眼,助子吟思清而姝。

    寻常叩门客有几,自谓敝老真吾徒。

    如何乘兴适相左,此段堪画谁能图?街西道人微有须,湖壖居士皙且癯。

    武昌城中悄来往,孤绝颇似双浮屠。

    市人或指讶二子,何许流落行垂枯。

    岂知阅世意皆倦,握手中有千欷歔。

    斜街诸邻不可呼,存殁聚散痕欲无。

    当时痴肠那复热,剩有世议穷揶揄。

    明年计君决北向,与我暂合终当疏。

    涪翁有语会记取,一面全应胜百书。

  • 郗超

    郑孝胥 〔清代〕

    丈夫傫然如繫囚,自断犹堪归隐邱。

    人间郗超不再得,纵有高隐谁复收?当时戴公剡中宅,精整乃与官舍侔。

    办资百万意奇绝,未用夷蹠穷推求。

    咄哉传约隐不果,慎勿轻诋渠非优。

    从来酸寒痼山水,焉取名节骄王侯。

    士人粗愿衣食足,鬼神靳汝宁相酬。

    嘉宾可作吾可隐,买山岂畏讥巢由。

  • 自题三十八岁小照・其一

    郑孝胥 〔清代〕

    万事惭强聒,中年偏寡欢。

    养精勤闭目,留待老来看。

  • 宋人百牛图・其二

    郑孝胥 〔清代〕

    贯道师巨然,皆出董北苑。

    汰哉萚石翁,鉴定凭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