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本省三挽诗

    郑孝胥 〔清代〕

    亲受《尚书》乙庵叟,共尊圣祖海藏楼。

    商量志业春秋在,欲仗先生诉九幽。

  • 补作城南观菊酬侗伯息庵蛰云

    郑孝胥 〔清代〕

    黄华为鞠义无改,乙庵引经依古初。

    渊明佳色乃正色,自黄而外皆可诛。

    意严独抱《春秋》法,此法评菊真腐迂。

    海滨岁岁菊尤盛,绚烂平淡态各殊。

    南推扬州北燕市,斗奇誇异良可吁。

    疏针阔瓣种数变,谬造名号堪笑娱。

    津沽稍早江南晚,穿街联袂来吾徒。

    纵观指点兴未尽,返舍弄笔规韩苏。

    乞归一月绕篱下,却避雄作艰追趋。

    移盆随意淡相对,何用高论争区区。

  • 重九

    郑孝胥 〔清代〕

    云敛吴天日愈凉,风生雁影气初霜。

    添衣犹觉楼难倚,入肆翻怜酒未尝。

    短发谁从蓝田客,放歌聊试接舆狂。

    栖迟自是违天者,莫为违人讶海藏。

  • 续杂诗・其二

    郑孝胥 〔清代〕

    避世不见人,长望天与日。

    天日彼何知,我意若有失。

    人生似朝露,用意徒郁勃。

    万形来入眼,闭目已自灭。

    忌形未忘意,耿耿成内热。

  • 偕郭侗伯周立之郭筱麓登中原高台

    郑孝胥 〔清代〕

    渐没楼台海气荒,倚阑犹及送残阳。

    碧云合处灯初上,秋思来时袂已凉。

    攀塔嘂天天亦醉,促弦鸣夜夜非长。

    人间那得安心地,才信人间是异乡。

  • 闰二月十日中照以微疾卒于沪寝偕景垂自青岛航海十八日到沪

    郑孝胥 〔清代〕

    启棺一视真长决,面色如生识汝哀。

    四十九年缘顿尽,不留十日待人来。

  • 二十七日残夜

    郑孝胥 〔清代〕

    缺月馀半规,烂烂犹至昼。

    玉玦俄成钩,翻出太白后。

    残宵袖手人,不与世竞走。

    先登徒取败,无继欲奚就

  • 荣县赵府君诗

    郑孝胥 〔清代〕

    荣县赵御史,告哀丧其兄。

    弟兄过七十,相爱犹孩婴。

    此世真恶世,此事嗟谁能?忆昔光绪中,天地多青蝇。

    御史立朝端,轰轰有直声。

    文字绝雄丽,才华极飞腾。

    公卿徒侧目,亲贵谁敢撄?府君方力农,所居近县城。

    安知御史贵,惟念手足情。

    食贫久习苦,五十衣不缯。

    亡何世翻覆,山河随倾崩。

    御史能自归,殊非衣锦荣。

    解衣衣吾弟,推食食同生。

    吾弟乃贵人,岂逐恶子行。

    吾弟乃贤人,岂避群盗憎。

    世途从万变,元气留家庭。

    御史怀才雄,无用久见轻。

    一读告哀辞,使我涕泗零。

    丧耻而趋时,知免赖神明。

    守死幸自信,白日非幽冥。

  • 送升吉甫东行

    郑孝胥 〔清代〕

    蜍志厌厌久厌看,巍然达道出江干。

    祈天可恃孤忠在,复辟谁言国事难。

    动地波涛送残岁,伤心关陇话严寒。

    因公雪涕陶斋语,祇许刘侯解报韩。

  • 答左笏卿并示介庵

    郑孝胥 〔清代〕

    亡国大夫诚可耻,避居海滨幸逃死。

    本心未死有鬼神,纵抱遗经亦妄耳。

    少年各欲立奇节,老大落魄乃至此。

    苟活仍遭举世非,杜门犹被千夫指。

    君诗博引到古人,身世略同定谁比。

    彦回名德既不昌,何用长生贪久视。

    幼安元亮或庶几,风雨鸡鸣见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