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多时仙掖里,色并翠琅玕。

    幽意含烟月,清阴庇蕙兰。

    枝繁宜露重,叶老爱天寒。

    竟日双鸾止,孤吟为一看。

  •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髣髴心知(《全唐诗》作「遥看」)处,高峰(《全唐诗》作「秋风」)是会稽。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七)(按:《全唐诗》卷三八四收此诗为张籍作。

    今检《宋高僧传》卷十五、《文苑英华》卷八六四独孤及撰《扬州庆云寺律师一公塔碑》,知灵一卒于宝应元年,年三十六。

    张籍生年难确考,但在大历间殆无可疑。

    张籍生于灵一卒后,此诗非其作甚明。

    郎士元与灵一同时,诗应为其作。

    )。

  • 郢城秋望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鴈鴈声哀。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 宿杜判官江楼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适楚岂吾愿,思归秋向深。

    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

    叶落觉乡梦,鸟啼惊越吟。

    寥寥更何有,断续空城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