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科役

    洪繻 〔清代〕

    门前咆哮鸣,屋后锒铛声。

    父老不敢出门视,催科到处鸡犬惊。

    催科狰狞如虎狼,催科震怒如雷霆。

    不为尔曹贿赂至,菽粟岂能生公厅。

    前者催科归业户,业户自知辛苦情。

    今者催科归我曹,我曹惟有醉饱行。

    某月某日下新令,新供旧供火速清。

    老农闻此语,方知前日是太平。

  • 登泰山四首・其二

    洪繻 〔清代〕

    庐阜有高峰,四溃皆奇特。

    灵境变幻间,一峰藏千亿。

    探奇心未餍,复到泰山侧。

    泰山层层高,别肇神仙域。

    直上五十盘,凌霄去不息。

    飞泉五千仞,山头惟一滴。

    满山柏戴云,悬磴松生石。

    秦、汉皆后来,云物万古积。

    石闾对介邱,天府西东辟。

    绝顶濛濛间,青旻连青壁。

    真人御风行,去天不盈尺。

    俯视山半云,雷声出山腋。

    朝登日观峰,沧海扶桑色。

  • 五十感伤四首・其一

    洪繻 〔清代〕

    身世飘飘不系舟,茫茫大海任浮游。

    销磨豪气三千劫,龌龊年华五十秋。

    尘界不夷兼不夏,人间呼马又呼牛。

    此时荷到刘伶锸,万斛醇醪岂解忧

  • 故垒

    洪繻 〔清代〕

    故垒歌番曲,凄凉不可听!无多古时树,伤心乱后青

  • 有怀

    洪繻 〔清代〕

    人同流水逝,心似乱云飞。

    草绿春迷路,花开昼掩扉。

    江干逢杜若,天外惜芳菲。

    鸿雁何时到,弹琴手自挥。

  • 将远游,在台北路作

    洪繻 〔清代〕

    我家傍海隅,常闻风涛作。

    去山二十里,不见青山壑。

    有时见山容,足已涉城郭。

    此行向中华,万山将笼络。

    不图台北路,群峰先崿崿。

    有如赴汪洋,河伯先海若。

    路出香山间,海山俱寥廓。

    四水望西流,连山自东落。

    山水交潆洄,红尘供插脚。

    我车风雷驰,我神尻轮跃。

    一出鸡笼山,一身脱尘缚。

    俯仰洪渡中,天地入冥漠。

  • 哀鸿篇

    洪繻 〔清代〕

    芦塞腾霜威,大地填杀气。

    饥鹰搏击来,征鸿何处避。

    嗷嗷向南山,复逢矰缴绁。

    肃肃起秋声,飘飘洒毛血。

    爰集在中泽,俯仰且偷生。

    黍稻四野空,飞啄又安营。

    我作哀鸿诗,未终泪盈把。

    长距凌云霄,弱肉风尘下。

    闻说云林地,今年遭屠杀。

    垂翅落机中,破脑不得脱。

    家室既摧残,脂膏亦剥割。

    造化岂不仁,生物付夭阏。

    哀哀群羽毛,枨触难为活。

    凌空思奋飞,樊笼终有括。

    中或失其群,饥鸣徒嘎嘎。

    被絷啼向人,相视犹胡越。

    今秋乃亢旱,郁风致恒旸。

    禾粱半枯黑,草木纷萎黄。

    鸿雁欲求食,四野如穷荒。

    一粒即珠玉,未可升斗量。

    接饭无所投,饥乌处处翔。

    何以弋者流,缘株罝罟张。

    残物以谋饱,人心胡不良。

    寄语矰弋人,哀鸿已无肠。

    戒杀犹未得,须为倾太仓。

    更有澎湖路,沧桑海忽枯。

    三十六峰屿,一旦焦为卢。

    水咸不得雨,即雨草不苏。

    鸿雁来何为,泽中徒叫呼。

    岂有食可谋,更无田可芜。

    往年海为耕,无食且饱鱼。

    嗟哉鱼不得,啼血摧胸臆。

    造物不孳生,吾为汝恻恻。

    恻恻复恻恻,鸠形兼菜色。

    城狐杂社鼠,日攒太仓食。

    太仓日以盈,狐鼠日以生。

    哀鸿自嗷嗷,岂有利爪争。

    西风满地来,四野闻悲声。

    昔日随阳鸟,今日刀俎鲭。

    罗网多杀机,天地为阴坑。

    我闻造化心,孵育靡不宁。

    五雀与六燕,安有滋重轻。

    闻我哀鸿诗,应为心怦怦。

  • 感事和韵

    洪繻 〔清代〕

    不见苌弘碧血腥,江山离乱杜陵经。

    相逢白发黄倪辈,尽是饥鸠老鹄形。

    海沸三年珠屿黑,天烘一角火峰青。

    涛声远远蛟龙啸,日夕楼头当哭听。

  • 镇江城南玉夹山

    洪繻 〔清代〕

    日暝黄鹄山,何处戴颙宅。

    山岚不见人,泉声出涧石。

    回望献花岩,不见招隐寺。

    杳杳林皋山,孤云与我至。

  • 登会稽山,拜禹王庙;上谒禹陵,观窆亭、访菲泉;再游禹王寺、探禹穴,转出陵坊;至山庭,读岣嵝碑三十韵

    洪繻 〔清代〕

    早年读「禹贡」,缅仰禹王功。

    八载释玄书,四海尽来同。

    稍长观史书,益慕禹王风。

    万里探禹穴,愿追太史公。

    不信年迟暮,始到会稽中。

    会稽水渺渺,会稽山隆隆。

    霈然下云雨,帝泽九州丰。

    馀润及海外,岂独限浙东!我自海上来,中原见高嵩。

    曲阜拜孔子,兖州仰岱峰。

    遍访九河迹,无若神禹工。

    直北上燕京,飙轮出居庸。

    回舟下渤海,再度入吴淞。

    细考三江渎,亦为大禹通。

    于兹拜禹庙,岂为骋游踪!禹陵咸若亭,万古白云封。

    石壁菲饮泉,信乎俭德崇!窆石及古篆,卓立青芙蓉。

    绕陵列云树,叠嶂若长墉。

    陵下姒家村,陵右谷神宫。

    泽比谷林尧冢远,不共苍梧舜冢终。

    时世谈神奇,万灵来朝宗。

    传说殿上梁,亦复化二龙。

    庙内苍水使,河精海若从。

    我再登禹寺,寺后穴濛濛。

    宛委所封处,疑有藏圭琮。

    尝想岣嵝碑,衡岳灵气钟。

    何年陪禹硎,古字玉珑璁。

    离离秦望山,斯篆邈难穷。

    南巡留盛典,禹颂传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