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坐和阶青弟

    俞庆曾 〔清代〕

    烛剪红纱幕,茶烹碧玉瓯。

    柳疏寒月漏,雨霁湿云留。

    遥忆三春日,曾同一叶舟。

    年华惊逝水,忽忽已新秋。

  • 山居

    俞庆曾 〔清代〕

    把卷松阴镇日眠,浑忘三月落花天。

    子规夜半啼明月,细雨清晨润绿田。

    涤砚偶寻山曲涧,烹茶每乞寺僧泉。

    心如止水原耽静,不问人间扰扰缘。

  • 高阳台・闻抱珠二妹将北上,赋诗赠之,意犹未尽,复填此解。

    俞庆曾 〔清代〕

    风落梧桐,雨残蕉叶,替人写尽离愁。

    十栽论交,西风吹送行舟。

    绿窗生小同心伴,问何因、去也难留。

    算从今、忆远无言,倚遍楼头。

    阳关岂料频频唱,记三春花底,曾送人游。

    折柳河梁,者番细语绸缪。

    长安何处关山隔,梦长安、路远无由。

    转沉吟、明岁相逢,一日三秋。

  • 御街行・和秦小芸夫人见赠用原韵

    俞庆曾 〔清代〕

    葳蕤深闺铜龙滴。

    梅未落、尖风逼。

    伊人念我正无聊,惠我朵云相忆。

    韶华易老,世情难诘,愁病劳君惜。

    自怜况味今非昔。

    迂疏性、烟霞疾。

    废材爨下遇知音。

    弦底声声掩仰。

    诗心互證,词源乍发,大好尘禁涤。

  • 踏莎行・月下寄许修梅妹

    俞庆曾 〔清代〕

    霜冷云轻,露寒月朗。

    珠帘一桁无心放。

    秋鸿来处是长安,相思有梦心儿上。

    疏柳鸦栖,闲庭蛛网。

    离愁暗逐流波往。

    当时细语绿窗前,怜它好月多情况。

  •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桃花人面图

    俞庆曾 〔清代〕

    仙梦迷离,春光依旧,刘郎前度重来。

    剩小桃无语,嫩蕊偷开。

    一抹胭脂点水,算当时、镜里红腮。

    临风态,教人回首,枉自疑猜。

    徘徊。

    成阴绿叶,怜往日匆匆,车走轻雷。

    望巫山云杳,何处天台。

    一幅生绡留影,花醉露人立苍苔。

    凝眸看,错疑弄波,罗袜新裁。

  • 高阳台・独坐

    俞庆曾 〔清代〕

    荆棘山中,风波江上,人间处处堪怜。

    清净莲花,如何也堕情天。

    芷兰萧艾浑难辨。

    愿东君、莫漫缠绵。

    镇无聊、梅子黄时,雨直风尖。

    楼台镜里从头认,忽放怀一笑,万事云烟。

    身是浮云,等闲易感因缘。

    添香煮茗晶帘下,悔当初、轻负华年。

    且消它、鸭绿鹅黄,浅醉闲眠。

  • 浪淘沙・月夜西湖放舟小瀛洲,至三潭印月放花,码头书此,柬修梅、抱珠

    俞庆曾 〔清代〕

    人静橹声柔。

    惊起闲鸥。

    楼台倒影晚烟浮。

    火树银花明月里,真到瀛洲。

    回首忆前游。

    顿触离愁。

    蓬窗同倚话绸缪。

    清景依然人两地,湖水悠悠。

  • 南乡子・和弟北上韵

    俞庆曾 〔清代〕

    尘海太劳劳。

    雁字分飞第几遭。

    卜尽金钱占尽卦,朝朝。

    柳汁相期染客袍。

    回首潞河舠。

    旧梦如云暗暗消。

    见说窗前栽杏树,遥遥。

    能否移根向碧霄。

  • 高阳台・送瑟庵应春官试

    俞庆曾 〔清代〕

    惜别情怀,销魂滋味,从今渐渐都娴。

    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

    愁心定逐轮蹄去,对银灯、坐到更阑。

    意绵绵、絮语千般,携手窗前。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

    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

    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