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盂鼎铭拓本为伯寅侍郎赋・其二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所贵金石文,为可证故书。

    佚事或创获,小学犹其余。

    兹鼎郑重言,宗周王命盂。

    锡以鬯一卣,黻冕车旗俱。

    邦司四百人,仆驭至庶夫。

    是当为重臣,何以名泯如。

    成王廿三祀,警酒资吁谟。

    初疑武之穆,盂本可通邘。

    然此述王命,岂容以国呼。

    又疑盂于借,唐叔字子于。

    然曰祖南公,世系难强诬。

    班表有邗叔,时地亦未殊。

    其人又无考,傅会滋成愚。

    祝雍与陶叔,一例同嗟吁。

    仰屋徒自笑,秋风在庭梧。

  • 会龙桥歌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慧日阁深抚帝坐,相公馆客访奇货。

    两龙浴水来夹舟,保长惊呼贵人卧。

    雷奔电睒导客行,仙源庆牒稽图名。

    帖报新恩得龙子,万岁巷里愁琴声。

    一龙飞腾上天去,烛影赭袍挟临御。

    可怜折断双晶莲,墀下殿岩捽头舞。

    一龙朱邸开会稽,投怀再见雏龙飞。

    嗣皇庆寿攽金扇,隆国承封曳玉衣。

    五十年来六更毕,大龙枯颅琢饕餮。

    白头青盖牵羊行,绕柱龙孙拜番佛。

    镂簟珠襦散不收,霅川碧血几经秋。

    谁知龙輴千官卫,不及西溪土一抔。

    当时戚里承恩泽,卫王鲁国同朝列。

    不堪潜邸问虹桥,留与桓溪夸䧿楔。

    迎恩门外夕阳斜,终古桥痕漾采霞。

    渔童打桨入东浦,指点荒村保长家。

  • 金菊对芙蓉・红叶初酣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红叶初酣,黄花未老,银灯小驻秋光。

    约飘逢俊侣,再展重阳。

    玉釭怕照年来影,问鬓边、添几新霜。

    征鸿过尽,且听漏滴,闲领茶香。

    还爱眼底吴妆。

    正相依翠袖,同倚丝囊。

    纵贪欢一晌,也胜寻常。

    帘前此去天涯路,早东风、瘦隔垂杨。

    明年今夕,岭云万里,何限思量。

  • 踏莎行三首・其三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小队清游,凤城西近,古松凉合禅关静。

    院深日午不逢人,画幡风过花间磬。

    相约携尊,偏耽薄病,料应裙屐穿香径。

    翠帘刚对绿阴开,扇光轻渡西山影。

  • 卜算子・杏缬衬蝉纱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杏缬衬蝉纱,金匝深深护。

    睡重香浓忍俊时,尽在无言处。

    珊枕引芙蓉,转侧郎知否。

    记取灯残欲曙天,帐外纤纤雨。

  • 长亭怨慢五首・其五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恁弹出、夜弦清怨。

    湘水巫云,谱成凄绝。

    泪湿青衫,寄情空自费花叶。

    碧梧吟罢,还怜惜、芳兰未歇。

    可忆红楼,吹玉茗、东风如雪。

    愁说。

    昔年萧寺见,风貌莲花无别。

    蓬山路近,看纕佩、尊前亲结。

    怎滇池、到红鹃,便梦断、竹王残月。

    只应罗袖黄昏,犹记旧时横笛。

  • 减字木兰花九首・其三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柯山向北,隐隐云藏岩下屋。

    洞口桃红,春在溪声石影中。

    绕篱调鹤,月磴云亭随处乐。

    林断桥开,更约观鱼渡水来。

  • 望江南六首・其一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清明忆,老屋傍霞川。

    十里酒香村店笛,半城花影估人船。

    水阁枕书眠。

  • 台城路六首・其四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十年扶醉金门路,秋风又吹萍梗。

    绛蜡围尊,银衿贮月,重话旧游清俊。

    筵前漫省,看零落何戡,半凋青鬓。

    怕说更深,画帘斜堕桂花影。

    江南燕归未准,天涯芳草远,谁寄愁信。

    瘦赋佣金,清歌换米,同是随人消损。

    商量旧饮,待种树招莺,借他清荫。

    只恐年年,露寒鸦占稳。

  •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二

    李慈铭李慈铭 〔清代〕

    家在巫云曲。

    更那堪、蕙情兰抱,楚天人独。

    屈子骚根三千载,悱恻录芽能续。

    且莫怨、衫痕凋绿。

    湘水芳魂招未得,又黄陵、泣断瑶妃竹。

    歌迸急,素弦促。

    知君心似弹棋局,忆三生、香阶划袜,定情银烛。

    绿绮微寒么凤寡,泪洗明珠盈斛。

    便锦里、回文谁读。

    一角红楼春如梦,只东风、岁岁花吹玉。

    多少恨,认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