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应元

    张洵佳 〔清代〕

    闯献乱滔天,中原日沦丧。

    怀宗每临朝,叹息无名将。

    斯时阎应元,小官羁江上。

    谁知一典史,其才兼将相。

    王师入北京,典史力能抗。

    王师入南京,典史气尤壮。

    使佐孙傅庭,杀贼堪倚仗。

    使佐史阁部,江淮堪保障。

    可惜江阴城,小似弹丸样。

    城内无刍粮,城外无甲帐。

    然犹振臂呼,十决而十荡。

    狮子用全力,搏兔甚搏象。

    大才终小用,吾为阎公怅。

  • 哭边润民制军

    张洵佳 〔清代〕

    中州徭役赖公轻,道路犹闻播颂声。

    爱士真如亲子弟,盖棺仍是老书生。

    剔除奸佞徵风骨,酝酿文章见性情。

    宾客梁园遗爱在,岂徒下吏泪痕倾。

  • 寄华子才同年

    张洵佳 〔清代〕

    雁唳长空夜不眠,屋梁月色照君前。

    一门风义高千古,生计经营到十全。

    境隔河山终聚首,交联几席况同年。

    嘤鸣求友声相应,寄尔怀人赋一篇。

  • 四月十三日偕同年华子才,内翰、章叔安明经、吴品英茂才,朱立卿家定生,游琴东三峰兴福两寺・其二

    张洵佳 〔清代〕

    要与伽蓝结净缘,重临胜境倍翛然。

    楼观沧海穷天际,风激松涛落酒边。

    怪石悬崖惊虎踞,白云归洞抱龙眠。

    老僧最喜谈因果,劝我还山种福田。

  • 独坐偶吟・其二

    张洵佳 〔清代〕

    茫茫尘海易蹉跎,转瞬光阴五十过。

    行乐宵长防烛短,散斋粥少苦僧多。

    名场有线难牵我,春梦无痕不记佗。

    领取田园风景好,绿荫门巷听秧歌。

  • 伤春词十二首・其四

    张洵佳 〔清代〕

    不名桃叶不名花,碧玉生成是小家。

    轻燕投怀风扑絮,流莺破晓日笼纱。

    春回南浦波初绿,梦醒西厢月已斜。

    一样心情两行泪,青衫司马泣琵琶。

  • 题路渔滨年丈吹台春饯图

    张洵佳 〔清代〕

    东风吹我到天涯,绿芜春暮未还家。

    江南烟景萦离绪,河北风尘感岁华。

    座中有个东坡叟,昔日少年今白首。

    一琴一鹤一诗囊,将挂征帆三峡口。

    忆从杏苑探花游,跌宕春明几度秋。

    为有苍生来请命,福星一路指中州。

    苍生丝竹萦怀抱,年年鞅掌长安道。

    莫非王事我贤劳,两袖清风双鬓槁。

    一身宦辙历西东,到处攀辕借寇公。

    紫殿遴才书姓氏,青郊骑竹迓儿童。

    忽然谣诼来群小,美人香草忧心悄。

    撇尽人间万斛尘,一潭明月霜天晓。

    春秋佳日畅幽情,此老骚坛旧有名。

    司马文章仍放诞,元龙意气尚纵横。

    游梁子弟多英妙,风流为唱阳春调。

    昔时衙鼓今皋比,三十年来梦一觉。

    一梦觉时红日高,黔阳回首黯魂销。

    秋风故国鲈腮美,芳草明年马首遥。

    明年马首瞻何处,西川骥子擅芳誉。

    父老争遗太守钱,板舆就养郎官署。

    蜀江水碧蜀山春,惆怅吹台饯别人。

    一阕阳关留后约,三生白石證前因。

    前因后约俱无定,人生离合鸿泥印。

    惟有新诗宛转吟,嘤鸣到处声相应。

    临别披图意惘然,一言重与寄缠绵。

    已偿今日瞻韩愿,再结来生问字缘。

    一鞭人影匆匆去,夷门草满清明路。

    芙蓉江上旧家乡,令我乡心夜夜长。

  • 七十自寿八首・其六

    张洵佳 〔清代〕

    飞电传来字数行,彭宣有意起安昌。

    催臣上道官书急,乞病还山席帽凉。

    早虑铜驼卧荆棘,可怜尘海变沧桑。

    晨星寥落知音少,往事缠绵未忍忘。

  • 七十自寿八首・其一

    张洵佳 〔清代〕

    弹指光阴七十春,天教留作两朝人。

    翻新世界惊开辟,守旧田园便隐沦。

    闭户不知王氏腊,放怀且作葛天民。

    古稀岁月寻常过,难得林泉自在身。

  • 祠中种荷两盆,六月不花七夕始茁一箭。花开似雪,叶密如裹,细数之得一百三十瓣。尖现绿色或黄色,诚异种也,喜志二律・其一

    张洵佳 〔清代〕

    淩波仙子隔银河,环佩迟来莫怨佗。

    为俟良辰开粉面,果然如意发心窝。

    凝妆不屑张红伞,点额还疑蘸碧螺。

    赢得莲溪开口笑,翻新本色费描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