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日

    王鸣雷 〔明代〕

    多暖少寒春不晴,最伤心处是清明。

    故园寒食花争发,雨歇莺啼千万声。

  • 山居

    王鸣雷 〔明代〕

    长夏溪行独有谁,溪前明月坐吟诗。

    花开世上僧先觉,果熟林中鸟独知。

    过水防龙深处起,卧山忆鹿病时饥。

    从今应得闲无事,白发一回乌一丝。

  • 夜投山寺宿

    王鸣雷 〔明代〕

    残钟山半寺,僧在隔溪回。

    问我何方客,能为清夜来。

    坐禅移漏转,示法举灯开。

    报道石桥鹿,月深眠讲台。

  • 题薄涧寺

    王鸣雷 〔明代〕

    古寺僧多别,夕阳当寺门。

    凿泉通涧底,洗石露云根。

    鹤老知天事,松孤认地源。

    菖蒲五月剪,分施近城村。

  • 刺绣词

    王鸣雷 〔明代〕

    稽首稽首,礼佛刺绣。

    阿婆九岁教女时,服侍阿母崇令仪。

    阿女十三谢姊姨,一朝刺血绣灯帷。

    挑纹舍指冥福资,圆持戒满行披缁。

    扣线大士云中披,雪压缟衣霓裳纚,白玉绾结跣足垂。

    小鱼皈法尾屣屣,相为灌水竹篮随。

    绣成佛相庄严施,稽首虔撰刺绣词。

  • 程氏有烈女

    王鸣雷 〔明代〕

    程氏有烈女,自名为笋姑。

    六岁诵论语,七岁奉盘盂。

    八岁工织缣,九岁绣罗襦。

    十岁慈母病,甘饿其体肤。

    三日常不饭,羹药办中厨。

    笋姑年十七,未常里门趋。

    趋趋户庭间,亦不踰门睮。

    其岁为戊申,其月为辰娵。

    野鸟守房舍,暴客执矛殳。

    公然纵白刃,获金而索珠。

    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驰驱。

    宁死于母旁,慷慨行捐躯。

    暴客挥火茅,延烧乎室隅。

    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

    毁生存大义,气绝在须臾。

    观者如堵墙,股栗泪填衢。

    行者久伫立,叹息烈女殊。

    老者哭纸钱,焚致乎修途。

    幼者馈巾帛,村村桑叶枯。

    媒妁向婿言,此罪谁当诛。

    程氏筮十日,不久当归夫。

    岂知中道崩,使君委罗敷。

    何以拜姑嫜,姑嫜泣乌乌。

    命子各成礼,长恸恨穿窬。

    衔悲收汝骨,归葬乎上都。

  • 姑苏夜泊

    王鸣雷 〔明代〕

    渔火江边吹笛楼,楼边乌落满城头。

    姑苏几夜无明月,消却吴宫一半愁。

  • 春闺曲

    王鸣雷 〔明代〕

    曲槛朱栏夹道斜,洛阳无处不飞花。

    君看昨日辞巢燕,今日空巢来妾家。

  • 送友人还蜀

    王鸣雷 〔明代〕

    七盘西望草萋萋,蜀路无穷信马蹄。

    惟有夜猿能送客,青山一过一回啼。

  • 子夜歌・其七

    王鸣雷 〔明代〕

    裁成合欢被,上针扣下针。

    鸳鸯绣两头,爱他结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