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侗的诗文
32 / 42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好女儿・佳人
一捻脂红。
百和香浓。
半醉娇声半醒态。
在坐亸鬟云,步摇佩玉,卧曲鞋弓。
斜睇檀郎不语,谁惯汝、漫留侬。
问此处、不留何处去,道朝上秦楼,晚游洛浦,暮宿巫峰。
彼美人兮。
半面风姿。
谁向妆台描五色,有顾恺传神,何郎傅粉,张敞休眉。
可惜红颜黄土,立而望、是耶非。
问若个、小名君识否。
是罢舞西施,停歌子夜,不笑褒姬。
-
小重山・金陵怀古
依旧青山绕建康。
南朝佳丽地、草茫茫。
景阳脂井冷银床。
秦淮月,犹照故宫墙。
吊古石头冈。
大江流日夜、几兴亡。
鸡笼鼠雀满祠堂。
君莫问,策蹇下斜阳。
锦缆牙樯金犊车。
竹西歌吹地、斗繁华。
闲来独吊玉钩斜。
隋宫女,为我诉琵琶。
客梦绕天涯。
江山虽窈窕、不如家。
二分明月广陵花。
一分月,斜照小窗纱。
-
虞美人・怜病
病魔才别书帷去。
又借香奁住。
恹恹瘦骨怯春纱。
犹向药烟影里问残花。
晓来强起妆台立。
揽镜愁眉窄。
侍儿且罢掠云鬟。
恐怕春风多厉不胜寒。
重华昔向苍梧死。
羽亦重瞳子。
至今舞草号虞兮。
可似黄陵斑竹泣湘妃。
君王莫恨江东小。
暖日花光好。
开时常对杜鹃红。
一样暗伤亡国月明中。
李家妹子陶家姊。
甘逐封姨死。
石家房老剩翾风。
好把小名醋醋换红红。
艳妆底事心如火。
生日逢重午。
萧郎笑插玉人头。
问道留侬侬去若为留。
官街听彻三更鼓。
缩脚寒衾苦。
无眠终夜眼常开。
那得巫山湘水梦魂来。
隔江望断家乡路。
小雪冬垂暮。
扁舟归去未嫌迟。
正是纸窗炉火芋香时。
-
双调望江南・西山烧香曲
清早起,天色趁新晴。
飞鬓斜拖双燕翠,画衣薄衬小鸦青。
素裹玉丁丁。
回镜照,时样称人情。
多分拼教游子看,私先殃及侍儿评。
公论是轻盈。
呼女伴,好趁一春闲。
红板浪船行缓缓,白藤山轿坐端端。
低扇避人看。
拜佛罢,本意不相关。
戏买粉孩敲木棒,强分叶子赌金环。
图得大家顽。
-
西江月・桂花
金母团成金粟,天妃散乱天花。
王孙山里大排衙。
不许兰称王者。
分付吴刚休斫,偷香有个虾蟆。
此身已坐广寒家。
仰叫素娥飞下。
月下云翘卸早,灯前罗帐眠迟。
今宵犹是女孩儿。
明日居然娘子。
小婢偷翻翠被,新郎初试蛾眉。
最怜妆罢见人时。
尽道一声恭喜。
燕子不归绣户,画帘空锁斜阳。
春风吹梦到池塘。
芳草对人惆怅。
杨柳挂愁百尺,杜鹃啼泪千行。
晚来特地倚纱窗。
为问落花无恙。
意气纷纷斗蚁,功名恋恋游蜂。
道人打彻五更钟。
惊醒十年噩梦。
心事半销秋雨,鬓丝难系春风。
今来古往夕阳红。
牛背笛声三弄。
五道蚕丛初辟,三盆虎圈俄修。
采桑秦女自风流。
翻学下车冯妇。
浴罢恰如得子,缫成便可封侯。
彩丝束缚挂钗头。
傍向盘龙欲斗。
小菜放于牧野,太牢起自田家。
樊迟老圃大开衙。
演出伯牛司马。
入瓮莫愁觳觫,着鞭却喜丫叉。
儿童牵线笑喧哗。
唱道夕阳来下。
闻说枯鱼欲泣,何为化鹤来归。
霓裳玉佩自清辉。
入肆终惭形秽。
北海已成速柘,南山几见高飞。
鲲鹏变化是耶非。
小作逍遥游戏。
齐女一朝怨死,王孙再世嬉游。
三声哀叫断肠秋。
却恨当年无口。
跳掷不忧螳臂,沸羹早兆羊头。
从来蝉冕拜通候。
问是沐猴冠否。
书带草生笔冢,墨池人在芦中。
白头翁变黑头公。
夜夜飞花入梦。
画荻教成孺子,编蒲学近儒宗。
雁行衔去向江东。
写出锦书珍重。
金颗千头火树,玉荷四照霜花。
书生怀袖向窗纱。
长伴红衣不夜。
心事任教分剖,风光尚费周遮。
美人对影暗嗟呀。
决意为郎吹罢。
种自玄都道士,载从渡口渔翁。
小儿偷出碧云宫。
顷刻帆樯飞动。
芦苇似来江上,竹枝疑泛图中。
桃根桃叶棹歌同。
两桨春风吹送。
妾比芙蓉解语,郎如碧藕多思。
个人憔悴倒悬时。
知道无心怜子。
空洞此中无物,崛起犹昔孤支。
乱头粗服貌如斯。
未必六郎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