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后二日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因答四韵・其三

    李孙宸 〔明代〕

    一副精神托笔端,写来惟与故人看。

    少年裘马邀名易,老大文章问世难。

    宋玉有情空作赋,班超何日正登坛。

    近来稚子皆能武,争市龙驹答绣鞍。

  • 丁祭斋宿

    李孙宸 〔明代〕

    龙舟山下敞三雍,圣代师儒祀典崇。

    地傍宫墙瞻肃穆,气连城阙郁青葱。

    箫韶奏格瑶坛外,环佩群趋翠幄中。

    向晓礼成斋禁罢,卿云犹自绕厢东。

  • 石门留示珍奇两儿

    李孙宸 〔明代〕

    汝父南归岁五新,汝仍黄吻未成人。

    官怜薄禄耕难代,架有残编业岂贫。

    匹马渐销庾岭雪,双龙遥指帝城春。

    疏慵报国非吾事,谁为联翩起后尘。

  • 凤笙曲

    李孙宸 〔明代〕

    燕音凤翼紫鸾笙,皓齿丹唇发凤鸣,切切来应云和声。

    云和声,听未足。

    为君弹,终一曲。

  • 子夜秋歌・其一

    李孙宸 〔明代〕

    秉烛照兰房,忽见明月光。

    灭烛延明月,月光照朔方。

  • 相逢行

    李孙宸 〔明代〕

    相逢狭道上,狭道不容鞭。

    不知何年少,驱马气翩翩。

    问君家远近,乃在城南隅。

    翠幕垂珠箔,白玉砌庭除。

    华堂锦瑟张,次第奏名姝。

    庭前长玉树,芳香四序敷。

    兄弟两三人,奕叶承华腴。

    伯子殿中郎,仲子列金吾。

    小子薄宦职,任侠倾国都。

    五日一休沐,观者溢路衢。

    入门开绮筵,珠履三千馀。

    大妇织绮缟,中妇织流苏。

    小妇尚骄小,临妆理粉朱。

    大人且陶陶,安坐为欢娱。

  • 猛虎行

    李孙宸 〔明代〕

    猛虎生在深山,额胡白,文胡斑。

    竟日攫人充肠腹,樵采无敢出其间。

    乃托巫咸,往诉山神。

    山神怒责虎,上天好生虎食人。

    猛虎俯首向神言,山南有鹿山北麋,爪牙不足卫其身。

    朝游林莽,暮充鼎珍。

    虎若不食人,将久同鹿麋烹。

    吁嗟,畏恶残善人情非,乃尚欲愚猛虎为。

  • 长歌行

    李孙宸 〔明代〕

    浥浥薤上露,朝朝望日零。

    园林有百卉,当春敷其荣。

    秋气日夕至,蟋蟀床下鸣。

    繁华有衰谢,严霜皓以盈。

    黄河以东注,白日以西倾。

    去去理无返,少壮何能恒。

    所愿逮良辰,勉竖功与名。

    无为空迟暮,叹羡彼后生。

  • 正月初六同饮天恍宗侯

    李孙宸 〔明代〕

    蓂开六叶正春融,紫气侯门倍郁葱。

    过客共裁梁苑雪,披襟旋御楚台风。

    诗传青玉詶双案,秘有丹书寿八公。

    况是维藩新结网,凤毛应见起河东。

    相逢落日白门前,意气王孙自可怜。

    大雅独追竹素业,小山还赋桂丛篇。

    种多玉树庭阴合,纫有芳兰杂佩传。

    华燕未须劳秉烛,青藜夜夜阁中燃。

  • 游焦山二首

    李孙宸 〔明代〕

    姓借名山一字光,胜游今始到山堂。

    怀中日月开清朗,掌上关河望渺茫。

    礼佛几翻莲叶藏,品茶时泛石泉香。

    荒祠莫起怀贤恨,牛背歌声正夕阳。

    芦岸萧萧夏亦秋,海门风急暮潮流。

    帆樯倒影当窗过,鱼鸟亲人入镜游。

    长日疏钟传鹿苑,有时阴雨起龙湫。

    壮怀今夕凭呼酒,南北浮云总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