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庄杂咏

    王弘诲 〔明代〕

    幽居屏嚣尘,遁迹寻丘壑。

    辞家恣远游,明农矢耕凿。

    芊绵野径纡,散诞田园乐。

    清霜拂疏茅,凉月罩广幕。

    禾黍报西成,犁锄戒东作。

    林醪瓮缶供,古意存真朴。

    鸿飞志高冥,凤览翔寥廓。

    即此颐深栖,琴书聊尔托。

    自学为生理,因谙农圃情。

    时拟鹿门人,相从耦而耕。

    树艺与稼穑,小大名有营。

    择木羡高鸟,临水濯长缨。

    婆娑衡宇下,偃仰遂平生。

    伐檀古所珍,考槃利居贞。

    吾闻于陵子,灌园薄齐卿。

    亦有陶朱公,扁舟垂令名。

    岂不贵轩冕,云壑自潜形。

    古人秉微尚,遐哉谢尘荣。

  • 咏史示儿

    王弘诲 〔明代〕

    姬旦赋鸱鸮,流言亦坎坷。

    不智与不仁,圣人且有过。

    投杼动慈颜,按剑明珠挫。

    由来天性间,情理俱无奈。

    唐虞世已远,殷周道未坠。

    上嘉下乐间,无可无不可。

    吾闻采薇子,清风起廉懦。

    延陵挹高悰,达节亦可贺。

    文王如可师,周公岂欺我。

    儿曹尚勉旃,圣贤亦人做。

    亲亲之谓仁,敬长之谓义。

    仁义本并行,夷齐则皆是。

    学夷曰从父,学齐曰尊君。

    君父各有当,情理贵无愆。

    所以民无称,仲尼谓至德。

    亶父岂不慈,伯季亦奚择。

    大人有不为,义在无信果。

    正名岂为迂,言行必求可。

    至理谅斯在,明训炳丹青。

    归求有馀师,箪豆戒徇名。

  • 懒融祖师堂二首

    王弘诲 〔明代〕

    为爱幽栖谒慧公,庄严色相半空中。

    人间底事堪忙甚,一到堂前意已融。

    一春阮籍似猖狂,放迹空门学隐墙。

    不尽西来传度意,个中疏懒味先尝。

  • 惠山泉

    王弘诲 〔明代〕

    绕槛俯清泉,泉光隐寒镜。

    聊此拭尘缨,一寄沧浪兴。

    处处品泉流,争名不相下。

    岂无幽涧中,清恐人知者。

    人云中冷泉,味在此山中。

    不知天一初,谁与定铢两。

  • 仁化司马明府邀游锦石岩

    王弘诲 〔明代〕

    白石苍烟半有无,锦岩春色霭清都。

    探奇地主逢司马,望气人寰集悬凫。

    阴洞微茫天一线,悬崖飘缀雨千珠。

    不妨跨鹤凌瑶岛,聊尔停骖醉玉壶。

    烟景桃源路不迷,停桡到处恣攀跻。

    丹台雾拥诸天近,紫府峰回万象低。

    二酉藏空馀石室,五丁方尽布金泥。

    法云似觉前身是,惆怅松关拟借栖。

  • 挽少傅马文庄公

    王弘诲 〔明代〕

    当代推周召,何人是后身。

    明良今十叶,豪杰起三秦。

    卜岂虚衔鹳,悲堪动获麟。

    霜风寒易水,呜咽满朝绅。

    今上龙潜日,明公燕见年。

    风云吾道合,鱼水圣情专。

    绛县年徐纪,丹丘驭不旋。

    关门馀瑞气,道德向谁传。

    梦赍祥初叶,为霖意正遥。

    冰衔联上相,玉带领中朝。

    身忽乘箕尾,名空繫斗杓。

    丹青炳遗烈,太华并岧峣。

    黄阁勋犹著,苍生望已违。

    神应全岳降,人已化星归。

    恤典皇情渥,芳猷奕世辉。

    凌烟图像在,百代尚依希。

  • 王昭君辞・其三

    王弘诲 〔明代〕

    纵杀毛延可奈何,无缘对面几磋砣。

    古来红粉翻嗟怨,算来不赂画工多。

  • 王昭君辞・其一

    王弘诲 〔明代〕

    惊沙乱雪下阴山,憔悴胡天几日还。

    纵使君王怜念妾,归来应减旧红颜。

  • 题大鉴像

    王弘诲 〔明代〕

    葱岭传衣振钵龙,一花五叶衍南宗。

    慈帆不尽空中相,觉海谁图镜里容。

  • 放生玳瑁

    王弘诲 〔明代〕

    文身介族赋形殊,斗水焉能豢尔躯。

    沧海放生吾意足,报恩何敢望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