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弘诲的诗文
17 / 5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松坡大宰韵・长林社谕
步屧风林春事深,田家结社几相寻。
每从更老宣皇谕,稍罄江湖恋阙心。
帗舞观时分柘影,丛祠祭罢对枌阴。
诙谐割肉论陈事,潦倒能辞霜鬓侵。
空门结约对菩提,出郭言旋日已西。
酒醒尚怜花似醉,歌停时听鸟分啼。
江山处处供吟藻,风月悠悠属品题。
借问当年点也意,白云回首惠休栖。
山中长夏自伊吾,令节俄传沼上蒲。
驻色仙标同药饵,轻身灵液谢藜扶。
已闻海屋增还算,更羡安期长道躯。
四世祇令闻毕命,千秋宁许贺家湖。
仙女溪边汉使槎,秋光如练漾云霞。
蒹葭露冷鼋鼍稳,岛屿风惊雁骛斜。
兰桨夷犹烟水合,锦帆缥缈斗牛赊。
凭谁指点支机石,归向君平肆里誇。
真人自昔本忘机,煮石餐霞事亦稀。
九转功成人已去,一丘丹灶是耶非。
参同何处订平叔,静定徐当叩子微。
看取坎离交媾后,婴儿姹女莫教违。
阴风吹雪满杉山,清赏凭高出玉寰。
寒倚半空飞阁外,光摇百尺画阑间。
剡溪欲访饶清兴,梁苑分题判醉颜。
独羡山公多郢曲,调高能使和人艰。
半亩松阴隐绿坡,青山云物昼峨峨。
春深雨露栽培厚,岁晚冰霜节操多。
不羡椿枝传添圃,长疑桂影拂银河。
秦封丁梦当年事,摩顶餐脂鬓未皤。
何处山家景最幽,金城珠树印沧洲。
参差楼阁慈云合,掩映溪山法雨浮。
炎暑何能侵此地,清凉祇拟对新秋。
独怜河朔为流者,何处相期汗漫游。
丈人家世本神仙,异代长生复此筵。
谷有紫芝供白鹿,身随玄鹤驾苍烟。
松关习静风尘稳,兰省传芳雨露偏。
记取五千从此始,函关望气是何年。
-
恭上太宰杨公晋秩太保诵德述怀四十六韵
哲后承昌纪,明廷有至人。
岩居徵梦说,岳降会生申。
间气钟全畀,雄才迥绝伦。
文章班马富,学术孟颜醇。
冰蹑青云上,骞飞要路津。
直声驰琐闼,正气动枫宸。
节钺临幽蓟,旌旗捲晋秦。
黄沙沉羽檄,青海净风尘。
爰自登台省,寻应秉国钧。
潘舆缘奉母,莱彩若终身。
高卧东山曲,归来北海滨。
苍生凝望久,丹扆注情频。
台鼎需贤佐,岩廊倚重臣。
三铨膺圣眷,一德协皇仁。
密勿忠为辅,赓歌道作邻。
持衡悬冰鉴,曳履上星辰。
亭毒中枢正,璇玑四序匀。
庙谟升翊亮,方夏荷陶甄。
引手劳援溺,推心亟起屯。
江河沾沃润,岱华挹嶙峋。
裴度勋名籍,山公雅望真。
谦虚时吐握,识拔尽沉沦。
断断疑无技,休休实可亲。
帝心常简在,君子尽经纶。
片善罔攸伏,微言得具陈。
委珠冰蘖厉,牧马素丝贫。
汉室综名日,虞廷奏绩晨。
声光垂琬珽,图画上麒麟。
太保承嘉命,彤弓锡上宾。
腰横苍玉重,身著锦袍新。
赐予恩深海,光华色映旻。
鸿名流凤藻,蟒绂灿龙鳞。
七帙匡时切,三朝报主纯。
炼形人侣鹤,忧国鬓如银。
笑傲安期枣,逍遥壮叟椿。
冈陵盘鼎轴,霜雪保松筠。
潞国今重睹,汾阳可并论。
螽斯还揖揖,麟趾嗣振振。
桂发燕山色,桃舒鲍岭春。
欢声腾海宇,盛事动朝绅。
天上六符正,人间五福臻。
最怜樗散士,叨荷茹茅伦。
窥豹曾何识,雕虫祇自嗔。
骏惭燕市价,腊混楚人珍。
黍谷恩方暖,灵蛇报未伸。
愿言歌湛露,千载和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