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光的诗文
22 / 163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次韵姜仁夫秋官过访平湖四首
细雨池亭晚,凭栏水镜宽。
西风传信息,一舸独冲寒。
寂静湖边水,何人此繫舟。
欢声迎夜楫,惊散几眠鸥。
何处桃源路,当湖也自深。
东风吹画舫,春早一相寻。
初更催县鼓,倒履迓仙槎。
细雨销红烛,连床语白沙。
-
次韵答从弟永锡二首
中星虚照广南东,何处文明有见龙。
梦想西周曾至凤,化行东汉亦临雍。
儿曹未用啼杯饭,弟子犹蒙养万钟。
却愧名衔叨国士,草间曾未动微风。
何时健步走西东,笑子频年学卧龙。
沃产总堪偿酒债,白头端幸际时雍。
冰盘醉缕银丝绘,午枕惊回社庙钟。
子亦能歌孙解舞,也应忘却膝头风。
-
同唐荣夫大行人余宗周侍御过马文明中舍西轩小酌席中赋二首
薰风暑汗正沾裳,邂逅还来共此觞。
冰碗凝寒摇日影,荷筒分窍吸天香。
庭花总有催诗意,鸟语浑如笑客狂。
多谢诸公能爱我,欲挥馀兴上轩墙。
面面清风洒葛裳,麻姑陈酒更盈觞。
宜男砌草迎人绿,菡萏盆荷称意香。
笔底敢降今日敌,胸中无复少年狂。
阿谁绘得閒滋味,几片丹青挂短墙。
-
陪周进士仲鸣谒思范亭小酌成诗二首
山色空濛晚益奇,看山两眼欲成痴。
梅梢已露春消息,松叶先经雪陆离。
马足未须愁曲径,鹊巢犹解占高枝。
登堂不尽怀贤意,三复留情拂断碑。
文落湘江范语奇,我来何敢发狂痴。
贤声一代堪尊仰,世运千年几合离。
山拥思亭连佛閤,春藏太极在梅枝。
前朝宦迹多沦没,谁为荒山续旧碑。
-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尘缘三月住京师,去傍桐江一钓丝。
三沐三薰扬葛袂,半醒半醉咏鸱夷。
备尝世味心灰后,拈弄风花景暮时。
凉雨几番思到骨,卖书争恐买舟迟。
拜望都门别帝畿,南薰拂面鬓丝丝。
官如捷举叨祠禄,山到严州似武夷。
世路怯逢秋暑恶,漕渠争趁雨凉时。
卑官自笑无多福,閒弄金丹得老迟。
东风策马出郊畿,莺啭千回柳万丝。
送我严陵惟钓濑,何心鲁叟欲居夷。
斯文颇入支离后,至乐深于寂淡时。
山水天留奇绝处,更将何事怨衰迟。
问柳寻花出帝畿,新题留别写乌丝。
何愁浙水无薇蕨,真信严光是伯夷。
去棹快经霖雨后,计程刚到暮秋时。
乌纱白葛严州路,祇恐山灵讶到迟。
海内英豪满帝畿,斯文常欲辨毫丝。
閒因旧学窥千古,何用虚名慕四夷。
剩水残山皆乐地,乘田委吏乃吾时。
阳关几曲都门酒,肯放深杯入手迟。
叠叠新声写旧畿,别情端似绎吾丝。
真源会处忘饥渴,世路经来识险夷。
直把斯文供职业,更将何事答明时。
宅南宅北春风动,贪种名花岂厌迟。
千年麟凤几郊畿,道脉悠悠寄一丝。
诗笔未能忘大雅,羲爻端恐忽明夷。
苏湖振起文衰后,濂洛开当宋盛时。
无限怀贤今日意,三千里外铎声迟。
老眼南畿又北畿,几人倾倒不留丝。
庙堂何患无韩范,边境今应扫貊夷。
溟海屡瞻鹏化后,朝阳真听凤鸣时。
诸君总有匡时策,莫遣封章入奏迟。
-
赠别石斋先生二首
江门杨柳绿丝丝,折赠先生更不疑。
未可轻看惟出处,最难为别是相知。
细鳞安敢辞盆水,老凤从来识圣时。
再拜当筵无别祝,高堂垂老念归期。
日日江门弄钓丝,清閒到老亦何辞。
风波薄暮看投楫,裘葛无心祇顺时。
身世频频催白日,文星恰恰照南陲。
一樽相送情难尽,手擘轻红饯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