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九

    黄仲昭 〔明代〕

    古寺倚云岑,幽亭阚乌道。

    肩舆行处高,西风落人帽。

  •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一

    黄仲昭 〔明代〕

    古树吼寒风,危峰映夕照。

    对景独伤怀,厌听哀猿啸。

  •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其三

    黄仲昭 〔明代〕

    经过聊驻节,正值浴沂时。

    野鸟如相迓,云山似有期。

    水清泉傍石,林密树交枝。

    怪底坐忘去,幽亭俯碧池。

  • 和骆顺庵邑博雨中见怀韵

    黄仲昭 〔明代〕

    良晤连朝阻,凭高望泮宫。

    烟云迷旦暮,楼阁隐青红。

    溪涨千峰雨,蝉鸣一叶风。

    知君能念我,两地思应同。

  • 送杨汝介奉其父考功公之命归省祖母

    黄仲昭 〔明代〕

    远奉严君命,重闱问起居。

    异乡频有梦,故国久无书。

    潞渚冰消后,都门酒尽初。

    愁心关去住,临别重踌躇。

  • 题林纯礼户部山水图三首石室薰风

    黄仲昭 〔明代〕

    赤日烧空方六月,石室招提最清绝。

    薰风习习起岩阿,爽气萧萧满林樾。

    林君自是人中仙,寻幽惯醉薰风前。

    簉羽鹓班今几载,旧游回首心悬悬。

    半幅生绡写幽致,吟边犹觉生凉意。

    忆昔曾同泛烟艇,特访绶溪良夜景。

    皓月含秋镜一轮,晴波漾彩金千顷。

    萍梗飘零苦不常,又从云路同翱翔。

    眼前皓月虽无恙,其奈山川非故乡。

    他日青霄济时了,还溯流光共吟眺。

    天孙夜剪银河水,散作琪花满林卉。

    平湖万顷如月明,老龙惊舞澄潭里。

    我昔钓雪苍苔矶,饱吸清气归吟脾。

    羸马别来成底事,但觉尘土缁人衣。

    何日扁舟棹晴雪,湖心洗我襟怀洁。

  • 题四景山水图为仙溪林廷宽赋・春景

    黄仲昭 〔明代〕

    积雨晓初晴,林峦翠如沐。

    鴶鵴知阳春,桑巅催布谷。

    骑驴者谁子,寻芳纵吟目。

    何日脱名缰,青山并幽躅。

    屋上有青山,屋下有流水。

    宇宙正薰风,荷花香数里。

    窗下看书人,应是濂溪子。

    安得往从之,静观无极理。

    幽人隐者流,翛然不外慕。

    空江罢钓归,寂寞秋山暮。

    开樽风满楼,吟诗月当户。

    回看声利场,劳劳正行路。

    我昔谪湖湘,凌冬出畿甸。

    驱车陇阪间,风雪朝盈面。

    六合亘顽云,九疑怅难见。

    披图感旧游,流光去如电。

  • 题同寅洪宪副文坛风月卷次韵・次李若虚韵

    黄仲昭 〔明代〕

    红烛清尊岂偶逢,十年同听禁垣钟。

    豪谈发处风生席,白战酣时月映松。

    应务羡君才独裕,济时愧我术偏庸。

    人生适意应为福,底用凌烟阁上封。

    旂常未论百年功,且乐清尊一夕同。

    大嚼霜螯羹荐蟹,熟燔珍掌馔分熊。

    似闻大史占玄象,曾说文星烛紫宫。

    却笑世途多得失,伊谁勘破楚人弓。

    高揭吟坛数仞杠,主盟骚雅树旌幢。

    风过禁籞传清漏,月转花衢吠小尨。

    已见明时无滞狱,何妨良夜倒春缸。

    惭予进退俱无补,祇合荷衣钓石矼。

    十年径草笑无媒,自分馀生已矣哉。

    失计又随新宦牒,幽情常恋故山梅。

    红尘秪觉添华发,旧业惟应长绿苔。

    拭目看君上寥廓,法星光彩映三台。

  • 蒜岭道中偶成

    黄仲昭 〔明代〕

    驿楼鼓歇曙苍苍,行傍花阴晓露香。

    独倚征鞍探胜景,无边诗思搅人肠。

  • 题渊明像

    黄仲昭 〔明代〕

    典午乾坤已莫支,一官岂为督邮辞。

    壮怀激烈无由写,尽付东篱浊酒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