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妙声的诗文
2 / 2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黄葵
庭树鹈鴂鸣,众芳迹如扫。
爱此承露杯,扬英向晴昊。
黄中本通理,静退合天道。
所怀秉明德,非独颜色好。
陶潜爱佳菊,归去苦不蚤。
三径已就荒,壶觞亦倾倒。
邈哉千载上,异代同襟抱。
揽彼草木微,于焉托幽讨。
-
次韵游石湖五首
阖闾城西佳气深,青天翡翠斲千岑。
台荒不见麋鹿迹,日落空闻樵牧音。
吴王宫殿绝壁下,隋朝城郭清湖阴。
登高吊古意不尽,惟有沙鸥知我心。
楞伽山如九叠屏,何年截取匡庐青。
方同楚客赋招隐,不学诗人吟采苓。
僧蹊尽种苾刍草,梵夹遍写多罗经。
诸天只在雨花外,音乐六时来窈冥。
黄山高人之所居,金沙花明白石渠。
无钱爱养方外客,有口懒读人间书。
采来青菌总堪食,种得黄精还可储。
郭西十里不一到,题诗为问今何如。
近闻移居湖水头,兰若下瞰沧波流。
猕猴夜偷锡杖去,鸥鸟日傍阑干浮。
扬州月照五湖白,洞庭木落三山秋。
相望只隔半江水,安得赠之双佩钩。
豫章禅伯最能诗,定水匡床面曲池。
騕袅来从西极道,凤凰借得上林枝。
昙花不比人间色,天女元非世俗姿。
忽把璚瑰惊十载,浙江东望慰深思。
-
送僧归日东
碧海蓬莱外,扶桑日本东。
居然成绝域,久矣染华风。
王化能柔远,遐琛亦会同。
佛书龙藏古,梵夹象胥通。
问道来飞锡,浮生若转蓬。
中朝师法在,厚往圣恩隆。
归羡翩翩鹤,吟瞻肃肃鸿。
片帆惟就日,万里若游空。
洗盌鲛人室,焚香海若宫。
将迎烦国主,感叹聚邻翁。
告别行何遽,题诗愧未工。
悬知音信绝,徒望海霞红。
-
送端上人游江西
大江之西风气殊,山川脉络连衡巫。
豫章杰出斗牛墟,作镇楚越开雄都。
九江匡庐最崷崒,五老离立朝香炉。
远公自是天下士,道德高风形画图。
马驹踏人应奇谶,禅源流注四海隅。
灵踪尚留窣堵石,浊水如见摩尼珠。
无为上人东海客,骏气不受人招呼。
聿来求我欲赠语,浮杯径渡彭蠡湖。
我生块独处空谷,欲往不可心烦纡。
子当努力事掸讨,莫学凡子安瓯臾。
秋风初见洞庭雁,落月更听枫桥乌。
行哉行哉慎勿疏,向来人物何代无。
-
和薛生早秋见寄
雨洗秋容澹,江含雾气深。
候虫依井径,归燕拂檐阴。
庾信江南赋,灵均泽畔吟。
正愁闻古调,讽诵重兼金。
凉风起蘋末,落叶洒衣裳。
物色悲行客,乾坤入战场。
参军髯尚短,太尉足何香。
忽听吟梁甫,怀人意甚长。
-
次韵郑明德题画
披图浑似武夷山,坐我青溪九曲间。
万顷白云迷草阁,一双玄鹤守松关。
西峰隐者时相过,东海仙翁去不还。
霜后橘林金错落,雨馀苔石锦斑斓。
登高体物犹能赋,傍险诛茅亦可攀。
何待白头空叹息,便须赤脚弄潺湲。
-
赠骆自然
骆生家在钱塘住,正近曲江苏小墓。
生来无目最善音,自小学歌今独步。
忆昔太平开乐府,新声传得宫中谱。
摩诃兜勒西域来,子夜吴歌自风土。
一声悲壮梁尘飞,二声激烈行云低。
三声四声山石裂,魑魅夜走猩猩啼。
我来江上忽相见,听我履声如识面。
殷勤道我攻词章,吾今衰也何由羡。
落花游丝春寂寂,来前再拜当筵立。
为我扬袂歌一行,满堂闻之皆动色。
我本东西南北人,如今天地尽风尘。
劳生触事易成感,使我泣下沾衣巾。
骆生骆生吾已老,往事悠悠勿复道。
已将身世等浮云,莫把新词故相恼。
掩琴罢坐求我歌,我歌哀乐何其多。
人生百年能几何,骆兮骆兮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