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记装阁六首

    王彦泓 〔明代〕

    剪冰裁雪藐姑仙,绰约还同未嫁年。

    谁信探珠须赤水,只知生玉是蓝田。

    明明可爱人如月,漠漠难寻路隔烟。

    惟有细吟还暗想,日将心眼待嫣然。

    随意梳头与著衣,横看侧视总相宜。

    瑶钗巧赛三年叶,黛笔重翻十样眉。

    通国针神俱受谱,闲窗绣佛自挑丝。

    姗姗弱骨惊鸿影,最想回身答拜时。

    忆昔骑羊弄玉年,曳娘衣袂绕娘肩。

    当时语笑浑闲事,向后思量尽可怜。

    石竹怯寒秋已瘦,琼花依月晚尤妍。

    忍教怅望重帘外,不报监门不敢前。

    此生幽愿可能酬,不敢将情诉蹇修。

    半刻沉吟曾露齿,一年消受几回眸。

    微茫意绪心相印,细腻风光梦借游。

    妄想自知端罪过,泥犁甘堕未甘休。

    回首香风泪一泓,断肠消息命堪轻。

    烧灯院落更衣影,听曲帘栊向屧声。

    闻课侍儿抄乐府,定知名十悦倾城。

    求分半摺罗襟带,欲嗅余香度一生。

    闺房林下誉难兼,色韵如娘两占先。

    间气不钟男子去,才情偏与内家传。

    曾陪曲宴吟风絮,忍便长斋读妙莲。

    龙女自然成佛早,未妨权领散花天。

  • 孝先韬仲过存病榻携具为欢予于枕上劝酬笑谈弥日乐而咏之

    王彦泓 〔明代〕

    不有朋欢眼尚青,寒栖谁念影竛竮。

    药从名士量泉煮,诗愧幽人裹饭听。

    时近瓶笙砭俗耳,好依岩石画羸形。

    病来翻喜游踪密,卧席何妨已见经。

    酒枪药臼气相兼,醉国新移近黑甜。

    斗室荫浓蕉欲剪,隐囊香淡菊堪添。

    诗颜较比行吟瘦,觞政翻因卧治严。

    任客去来俱枕上,不求因醉恕陶潜。

  • 病疝自遣

    王彦泓 〔明代〕

    独客秋闲病思孤,隔窗幽草覆啼蛄。

    诗书枕畔支歌案,山水床前展画图。

    频视篆香知刻漏,偶敲方响代传呼。

    侍儿叶戏耽清昼,拟买红藤代汝扶。

    却笑痴姬问卜忙,爱闲耽睡病无妨。

    端详实理非茶罪,冒滥虚名是色荒。

    妙友清言如上药,稗官闲读得奇方。

    风流未负重阳处,并采茱萸入饮汤。

    饮兴游心与病争,矮屏初摺见秋晴。

    瓶分花影看无厌,药渍醇醪醉有名。

    豉法近从开士写,茶香先遣侍儿评。

    青娥乍见蹒跚态,笑咏陶诗谑长卿。

  • 予不与秋试寓止荒僻中秋前二日孝先仁令叔洌携具过存饮谈良久即事题赠二首

    王彦泓 〔明代〕

    一架藤花偃卧深,到门双骑有铃音。

    懒为薄俗牢骚面,喜见文人整暇心。

    顾曲可曾妨快饮,穷经从未废闲吟。

    诸君俗事骎骎逼,未必茱萸得共簪。

    此日为欢亦一奇,暂休文战即追随。

    穷途裹饭存风谊,令节题糕补旧诗。

    得士骚坛须互赠,论文狂社敢阿私。

    知君器量汪汪者,不赋寒郊旷荡词。

  • 寄赠孝先子巨钟陵秋试

    王彦泓 〔明代〕

    遥想吟驴兀瘦尻,半山亭下竹鞭敲。

    搜将险句天心破,读遍闲书佛脚抛。

    酒得深情非属量,士存神赏不因交。

    终军自决西游事,肯向君平问卦爻。

    画船歌舞日西东,过眼云烟过耳风。

    奇士剧谭聊扪虱,男儿低首暂雕虫。

    投刀立见千牛解,落笔真令万马空。

    灵运更推谁作佛,一生惟许阿连同。

  • 骊歌二叠送韬仲春往秋陵

    王彦泓 〔明代〕

    平居愁绝怕清闲,却到临岐集百端。

    别后极知当作恶,跟前犹冀一追欢。

    殷勤舟去迎桃叶,慷慨杯闲舞蔗竿。

    从此故人疏笔砚,断肠吟出阿谁看。

    怜君辜负晓衾寒,和暖和香上马鞍。

    村落莺花寻醉易,野桥风月减衣难。

    联翩好句车中获,澹宕晴山帽侧看。

    传语冰心顾家妇,露葵烹好劝加餐。

  •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八 夏驾湾

    王彦泓 〔明代〕

    夏木千章厚影铺,澄湾楼阁杂芙蕖。

    吴王魂魄应游此,可惜西施在五湖。

  •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三 半塘寺

    王彦泓 〔明代〕

    殿夹深林几岫青,门临流水两桥横。

    何时杖策寻明月,来听莲花塔下经。

  •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二 长荡

    王彦泓 〔明代〕

    柳边渔艇罾罶歇,洲上人家约略斜。

    落日雁行千片下,苍苍未见有芦花。

  • 悼词四章・其四

    王彦泓 〔明代〕

    不堪闲坐细思量,凶短应令薄幸偿。

    忍料汝非长命女,误题侬是有情郎。

    青枫根下年年纸,绣佛幢前旦旦香。

    底是可消冤痛处,哭伊三万六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