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史十二首・其七 陈平

    李昱 〔明代〕

    冠玉平生擅美姿,已于分肉见施为。

    声名此日齐三杰,筹策当年用六奇。

    周勃固知才不逮,王陵仍有节难移。

    试看诸吕封王后,汉鼎端如一线危。

  • 留别彭士云管勾

    李昱 〔明代〕

    驱驰逆旅似浮萍,寥落斯文若晓星。

    远道已为千里别,好诗能复几回听。

    水连徽港滔滔白,山过宣城历历青。

    天上五云春色暖,愿随染翰侍彤庭。

  • 送穆德敬归觐

    李昱 〔明代〕

    九月连雨秋水生,贺家湖上送君行。

    青山对岸似人好,白鹭下田如叶轻。

    终军弃繻亦年少,贾谊献策多成名。

    彩衣归拜二亲后,几日重来怀为倾。

  • 息滩

    李昱 〔明代〕

    息滩复息滩,逆上如登天。

    舟行势龃龉,百丈不可牵。

    人持白木篙,左右柱两肩。

    倒缘凌风樯,俯贴冲波船。

    分寸累丈尺,始能就其颠。

    回头望来者,相去一丈悬。

    我生匪利涉,坦易性所便。

    因之戒行险,庶资远游篇。

  •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七

    李昱 〔明代〕

    吾观诗三百,岂徒正而葩。

    其言本情性,反覆成咏嗟。

    二南乃其端,列国多淫哇。

    洋洋雅与颂,制作功尤嘉。

    善者固敦厚,恶者亦纷拿。

    圣人示我要,蔽以思无邪。

  • 暮春书怀二首

    李昱 〔明代〕

    流光既云迈,春事日已深。

    野情嗜疏散,奈此违登临。

    今晨鼓我琴,何以写素心。

    浮鳞跃清沼,好鸟鸣高林。

    微飏左右至,啸傲以开襟。

    欣欣与物会,默默还自任。

    古人亦已矣,后来孰知音。

    闲居习疏懒,岁月渐成癖。

    心幽远世虑,地偏少人迹。

    是时春向暮,芳草萋更碧。

    鸟啼檐间树,花落溪上石。

    悠悠发长吟,命酒聊自适。

    人生任天性,焉能为形役。

  • 题画梅二绝句

    李昱 〔明代〕

    江梅信是丈人行,老干能开白玉花。

    笑杀天台桃几树,不分清俗要相誇。

    梅花三昧是华光,复有徐生远擅场。

    遮莫高楼夜吹笛,玉奴自有返魂香。

  • 白云亲舍图

    李昱 〔明代〕

    昔闻孟母三迁教,今见此乡陈大家。

    马鬣蓬科自长夜,流传却有白云图。

    萱草谁云儿女花,侵陵雪色耐年华。

    瞻云莫使斑衣湿,好事辛勤到五车。

    束书千里别慈颜,看尽慈乌落照间。

    山外白云云下屋,倚门昨夜梦连环。

    游子思亲无奈何,青山回首白云多。

    虽云学问瞻淇澳,终念劬劳废蓼莪。

  •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

    李昱 〔明代〕

    危楼潇爽近星辰,此日□文送目频。

    白发偏催能赋客,青山几阅倚阑人。

    四郊雨足云归晚,万里天回月出新。

    今古才名真不忝,后来谁复继清尘。

    胡家兄弟出名门,朝夕留宾礼意敦。

    特为老夫称寿酒,敢忘沉醉坐华轩。

    春前著蕊梅犹浅,腊底飞花雪正繁。

    石鼎煮茶过夜半,少陵诗法正烦论。

    石室初从浑沌分,呀然一窍气氤氲。

    山僧惯住鼋鼍窟,野老能穿虎豹群。

    行怪帽檐常碍藓,坐惊衣袖忽生云。

    几时更借禅床卧,六月松声绝顶闻。

    相逢曾记帝王州,又向华溪接宴游。

    陶令虽辞彭泽去,寇君终为颍川留。

    雨鸠鸣绿桑连野,晴雉翻青麦满丘。

    早晚治平推第一,玺书推上凤池头。

    贱子不出动经月,出门四郊多好春。

    微风野桃红作阵,连雨溪水绿成鳞。

    杨雄为文最奇古,李白得句徒清新。

    只欠桥西叶徵士,酤酒一洗胸中尘。

    近年耆旧晨星似,况复林泉事考槃。

    白首能来欣倒屣,青云不去耻弹冠。

    日长公馆棠阴静,春莫山城雨气寒。

    更有同行邵文学,可辞樽酒罄交欢。

    岁莫俄惊十日冻,天风吹雪满江南。

    穷阴积数花应六,丰岁标祥白已三。

    出土麦苗还自秀,傍岩梅蕊为谁含。

    此时安得池徵士,茗椀新诗夜剧谈。

    一上篮舆便有诗,诗怀如与素秋期。

    好山到眼时时换,流水于人步步随。

    衣古任从村犬吠,心闲惟有野鸥知。

    翛然独立乾坤外,白雪寥寥和者谁。

  • 小画

    李昱 〔明代〕

    雨林含清风,群峰翠如洗。

    野猿啼一声,白云在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