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瑄的诗文
6 / 14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四景为李通政赋四首
石桥流水自东西,绿树连云翠嶂低。
却忆当年持宪节,扁舟曾泛武陵溪。
红尘飞不到青山,宛转桥东水閤寒。
立尽夕阳桥上客,看山看水不知还。
木落霜青水不波,野人茅屋带岩阿。
幽林采得怜香洁,坐对南山兴最多。
竹林茅屋枕江皋,叠玉峰峦夹岸高。
似是剡溪清兴发,独冲风雪泛轻舠。
-
五友诗・竹
此君风致自疏疏,相近相亲慰索居。
玩目每看高节长,留情深托寸心虚。
清脩饱历风霜久,浓渥深承雨露馀。
好在百年无剪伐,剩看新笋上霄衢。
宪府孤根别占春,清标潇洒离风尘。
南州花思偏留客,东閤诗情解动人。
玉管吹香风力软,冰壶涵影月华新。
坐令怀抱深如许,暗想调羹事业亲。
一自移根远谷来,便添清兴满乌台。
羲娥驭日光风转,青女飞霜绝艳开。
每忆瑶琴翻雅调,谩充骚佩慰高怀。
同心托契应非浅,细看流年雨露栽。
一气萧森百草黄,独留此物傲秋光。
霜从降后殊多艳,风不来时亦自香。
诗客采英秋得句,佳人倚竹暮凝妆。
岁寒惟有乌台客,共保芳根近画堂。
芰荷相并满青池,不受飞尘半点缁。
高盖每看浓露集,曲房一任好风吹。
天姿不假雕镌力,妙色多应造化奇。
静立亭亭如有待,结交须赋爱莲诗。
-
沅州院中红梅二首
冬来都未有群芳,祗见春红满后堂。
新萼半开含国色,繁英烂发散天香。
宿酲未解风前醉,秾艳犹凝雪里妆。
几度巡檐索清笑,仍烧绛蜡待昏黄。
自是人间第一花,天教绝色冠群葩。
可应洞府神仙质,妆点冰霜御史家。
疏影入杯翻绛雪,清香随手折红霞。
诗中带得江南物,归到鹓班取次誇。
-
宿水村二首
日暮江头送客还,寂寥清夜不成欢。
连天海气当窗白,一枕江风入梦寒。
鸡唱远村皆落月,潮生古渡已层澜。
披衣久坐待明发,白石歌馀兴未阑。
投宿江村日已昏,村童还为启柴门。
壶觞欲醉黄翁酒,盘馔深惭漂母飧。
夜雪生香芦被煖,晚烟添绿土床温。
清宵总是沧波趣,莫向人寰取次论。
-
五盘山
五盘何艰哉,石磴绕山腹。
诘屈入云霞,回互下崖谷。
嗟彼远道人,陟降劳筋骨。
跋马登层巅,悠然注远目。
惟见山色高,似觉地势促。
蜀道古艰险,兹险甲西蜀。
忆我去春来,山山正芬馥。
今夏喜北归,四月暑未燠。
兹山得再过,颇快登览欲。
前驿望黄坝,苍苍但云木。
-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四朝出入受恩多,诏许南归意若何。
路绕青齐驺骑远,水通淮海画船过。
故园到日收禾黍,别墅经年长薜萝。
父老倾怀看白发,儿童佐酒发清歌。
七十悬车古亦稀,明时乞得健身归。
朝廷已自优黄发,乡里无劳羡锦衣。
碧水细通栽药圃,青山閒绕钓鱼矶。
江南事事皆堪乐,莫遣流年赏兴违。
历下山川入画图,西门怅别指征途。
已知圣代优诸老,还似当年饯二疏。
归路远应经铁柱,名山行复见香炉。
江南江北相思处,鸿雁来时好寄书。
黄甲声名四十年,薇垣粉署共称贤。
方看荐鹗升三事,又乞归身别九天。
恩诏近从丹阙降,使车遥向碧山悬。
耆英莫谩誇中洛,江右风流也自传。
白发明时老大臣,封章几上乞归频。
四朝宠觉腰金重,三代恩沾綵诰新。
花发薇垣成远梦,潮平扬子是通津。
到家正值秋光好,黄菊东篱有故人。
已向明时早拂衣,家山回首兴如飞。
丹心老去声名大,白发归来故旧稀。
几处甘棠留画省,绕门杨柳荫苔矶。
惟应野老来争席,坐玩沙鸥伴夕晖。
闻道江南景物嘉,薇垣有客正思家。
池塘夜雨翻荷叶,篱落秋香散稻花。
德誉尚为清论重,仪刑应有正人誇。
欧公曾写归田录,好继遗芳播迩遐。
梁苑登科二十年,乘骢频与岁时迁。
忽逢先达青云上,已是门生白发前。
盛世澄清惭我劣,明时归老羡公贤。
追随冠盖城西别,心逐行舟入楚天。
才捧除书拜好官,又承恩诏许南还。
人辞历下山光远,船过真州水面宽。
松菊未荒三径在,衣冠不改一身閒。
推恩更有新鸾诰,留与家门久远看。
邂逅东藩仅一年,先生何事著归鞭。
曾闻碧岫云藏屋,见说清溪月满船。
归老会寻山水乐,声名不让古今贤。
遥知林下徜徉处,犹起丹心忆九天。
-
发沅州舟中寄陈侍御二首
驻节沅州整一年,束书今喜远朝天。
久知按部无膏泽,自愧居官费俸钱。
前度江流行思好,旧游山色别情牵。
西风一夜归心切,北极恩光日月悬。
捲旗沙上簇雕戈,画鼓催舟发棹歌。
归思载瞻黄道近,交情将奈绣衣何。
一江烟水澄秋练,两岸云山拥翠螺。
欲问清宵别来意,冷猿啼处月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