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拟古四十一首・其十九

    薛瑄 〔明代〕

    在阴鹤相应,迁乔鸟当歌。

    琴书满瑶席,良朋亦已多。

    各爱芳菲时,共惜光阴过。

    齐心何所求,所求保太和。

    壮年不努力,奈此老大何。

  • 拟古四十一首・其六

    薛瑄 〔明代〕

    端居忆远游,路经首阳山。

    山有二贤祠,青松荫重关。

    斯人难再得,守饿心独安。

    清风激颓俗,高义越人寰。

    去之几千载,可慕不可攀。

  • 送杨参议三首・其三 分韵得驿字

    薛瑄 〔明代〕

    岷江泻东溟,岷山倚西极。

    江山古名秀,杨君将此适。

    秋风送征帆,夜火明水驿。

    相忆瑶华音,看取东飞翼。

  • 渔村落照

    薛瑄 〔明代〕

    钓艇收晚缗,归鸦集疏柳。

    天风吹彩霞,明月映江口。

    孤村一笛横,万虑复何有。

  • 题墨牛二首

    薛瑄 〔明代〕

    青松落阴石苔上,雨馀百草芊绵长。

    老叟牧牛牛性驯,牛背读书兴萧爽。

    书中之味深且长,高睨盘古窥皇唐。

    日暮驱牛下山去,风清月白天茫茫。

    绿杨芳草被平坡,老人骑牛行且歌。

    歌长扣角角欲碎,悠悠古意何其多。

    布褐凉风生两肘,几度归来月明后。

    夜深遗响入青云,应有知音与携手。

  • 黔阳山中十首

    薛瑄 〔明代〕

    景好宁知是异邦,竹篱茅舍枕沧江。

    吏情更有山林趣,绿树门前画戟双。

    星轺玉节万山深,到处溪流足茂林。

    雨过瘴烟清似洗,蛮荒不减壮游心。

    尽日江行路不迷,沟塍水满稻秧齐。

    参天绿树茅茨小,何处人家叫午鸡。

    山青云白楚天涯,驻节山中白昼迟。

    纵是无边清兴好,知音谁与和新诗。

    江村地僻草萋萋,小阁閒登日欲西。

    风景不殊云木秀,只嫌中有鹧鸪啼。

    清和时节似中州,江绕茅堂尽日幽。

    官况不羁情散诞,坐看云影自悠悠。

    宦情不改读书情,閒爱山林兴致清。

    随意时时写佳句,却嫌行处有虚名。

    竹椽茅屋江边静,永日惟应鸟雀飞。

    云白天青山万叠,霜台远客正思归。

    花木时光总不穷,青山叠叠水重重。

    欲寻真宰元无迹,祗见苍苍一气功。

    草阁南风分外凉,看山面水据胡床。

    宦情萧散知何益,身在江湖忆帝乡。

  • 出汉口五首

    薛瑄 〔明代〕

    扁舟泛泛野湖平,岸转奔流近汉城。

    满目江山如画里,留题多少旧才名。

    万里长江滚滚来,楚山凝碧树如苔。

    扁舟横渡浪花急,一席好风何快哉。

    汉江南合楚江流,新涨兼天雪浪浮。

    黄鹤不来仙已去,舟人犹指旧时楼。

    万里沧江水自东,武昌烟树晚朦胧。

    独持宪节匆匆过,兴忆南楼夜月中。

    人家楼阁枕江烟,江上危樯泊万船。

    欲问当年无故老,青山依旧水连天。

  • 水阁二首

    薛瑄 〔明代〕

    水阁凭空结构牢,苍崖直下俯洪涛。

    辘轳牵绠应千尺,还似垂纶钓巨鳌。

    飞楼缥缈架黄流,滚滚波声世界浮。

    遍倚阑干忆前事,功成四载几经秋。

  • 次刘佥宪见寄韵四首

    薛瑄 〔明代〕

    忆对清阴转午迟,杯行到手欲无辞。

    高山流水今何处,鸿雁南来有寄诗。

    开缄忽见右军书,丽句清词惬所需。

    何限相思动秋意,蝉声况是晚凉初。

    几年持节道途间,骢马遥遥意气閒。

    况有青山随处好,料来诗思未应阑。

    宪府新成小屋居,居中惟贮旧琴书。

    希声古道应何似,一榻清风乐自如。

  • 题蒲守刘公梅竹二首

    薛瑄 〔明代〕

    谁倾金醴醉仙娥,绰约朱颜总已酡。

    莫向风前吹玉笛,恐惊春梦入江波。

    此君老矣势犹豪,新长孙枝节渐高。

    好似一门贤父子,清风相倚迥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