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春

    吴俨 〔明代〕

    九十春光尽,如君惜别何。

    树头花片少,林外鸟声多。

    抚景频移席,怡云独放歌。

    明年知此日,还向客中过。

  • 寄堵乐耕・其二

    吴俨 〔明代〕

    路僻书难寄,官閒客亦稀。

    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

    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

    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

  • 寄堵乐耕・其一

    吴俨 〔明代〕

    两地无千里,谁能忆旧游。

    李邕归北海,徐稚卧南州。

    月出微云敛,风来宿雨收。

    羡君双足健,独上水西楼。

  • 题陶知州菊庄

    吴俨 〔明代〕

    爱菊因投绂,柴桑亦任真。

    谁知千载后,复有姓陶人。

  • 月下丝桐为阎大参作下二首同・其一

    吴俨 〔明代〕

    琴操古且澹,殊无悦耳声。

    所以世俗人,纷纷喜秦筝。

    秦筝虽悦耳,安得如琴清。

    对月一再鼓,庶几姮娥听。

  •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五

    吴俨 〔明代〕

    白日未云暮,青春先独归。

    采兰以为佩,采荷以为衣。

    钓鱼不设饵,况复为钓矶。

    鸥鸟与公狎,知公本无机。

  •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三

    吴俨 〔明代〕

    雅志在山水,所至辄搜奇。

    君山十二峰,高深孰似之。

    一峰留一月,周游岁为期。

    山花与山鸟,相熟亦相思。

  • 送董训导思学

    吴俨 〔明代〕

    董子汉大儒,正谊不谋利。

    君为几代孙,家学尚未坠。

    下帷诵诗书,世事不挂意。

    焚膏补日力,汲汲求道义。

    先达每指云,是必清庙器。

    安知古鼎彝,不粥今市肆。

    计偕来京师,再就彤庭试。

    拜官复儒冠,刀笔耻为吏。

    月俸纵云薄,尚可供糗糒。

    何必公与卿,然后可行志。

    吾知函丈前,亦自有公事。

    师生论议中,岂独在文字。

    八闽善人多,春风应远被。

    象贤古所称,知君谅无愧。

  • 送徐三母舅

    吴俨 〔明代〕

    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

    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

    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

    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

    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

    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

    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

    舅呼我来前,我乐汝知不。

    见汝犹见娣,意岂在樽酒。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

    秋风吹薄衣,斜阳挂衰柳。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

    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

    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

  • 誉竹

    吴俨 〔明代〕

    勿谓吾竹瘦,竹瘦形乃奇。

    潜龙月下影,老鹤风前姿。

    云丘有帝竹,其种舜所遗。

    一节可为船,维楫将安施。

    况我未眼见,传闻犹可疑。

    何如此瘦竹,真作俗士医。

    挺挺若骨立,森森如直鳍。

    万古孰同节,西山饥伯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