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慎行的诗文
99 / 153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子夜春歌・朱景带碧楼
朱景带碧楼,新风吹罗幌。
谁能怀春情,不发柔弦响。
春花浑欲笑,春鸟自成歌。
惆怅春皋上,含愁可奈何。
金屋燕初飞,长堤草已绿。
春蚕不作茧,思子何由续。
正及春花时,采芳步华薄。
春风复无情,又欲吹花落。
-
子夜歌十二首・侬年三五时
侬年三五时,双鬟垂两肩。
日在欢左右,不解取欢怜。
秋月照四壁,络纬当窗织。
徒闻机杼声,终夜不成匹。
不能识郎心,何用识郎面。
黄檗在深林,苦心谁得见。
始欲识欢时,愿作同心结。
丝线不相逢,里许暗自别。
欢游横塘岸,侬望长安道。
昔为同心花,今成断肠草。
年少不为乐,夷犹欲谁与。
不见东门花,落地如红雨。
明旦沟水头,折柳牵郎衣。
郎心如流水,东去何时归。
谁令冰不寒,谁令火不热。
雨霜涂前除,侬思底得绝。
枕上看月来,梦中与欢诀。
月自不相离,欢心不如月。
相逢不须臾,相看长脉脉。
木末采芙蓉,莲子何由得。
侬如水中石,波至亦累累。
欢如陌上尘,左右从风吹。
玉腕弄柔弦,清商吐未转。
何意凉风吹,使我肝肠断。
-
戏贺侯六新纳少姬四首
宛转银屏怯向人,兰釭斜背拭罗巾。
妾身不恨生来晚,只小檀郎四十春。
梅花斗帐月沈沈,梦到阳台路正深。
何处愁声听不得,隔房人诵白头吟。
凤女新调玉管箫,碧桃花底夜迢迢。
阳台一段閒云雨,总向襄王梦里消。
双鬟娇小未当垆,嫁得虬髯美丈夫。
一曲琴心何处应,新声挑出凤将雏。
-
四月一日曹常侍园看花同冯用韫葛仲明二馆丈赋
西城仙馆侍中家,别苑春深玉洞霞。
一曲歌声听不散,随风吹落小桃花。
春红尽向野亭开,万绿轻阴锁碧苔。
独有梨花能似雪,尊前半拂舞衣回。
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
娉婷可奈移灯看,何处春愁不断肠。
宫霞半吐玉阑干,春色迟迟上牡丹。
不是东风催未得,天香绰约不胜寒。
-
送范涵虚太史请假南归四首
握手离亭一黯然,北风吹送渡江船。
斗边自上丰城气,明月谁知是各天。
与君连棹谒枫宸,五见长安碧草春。
今日送君江上去,自怜犹作未归人。
年年陌上起骊歌,别恨秋声可奈何。
欲折一枝桥畔柳,长条零落已无多。
莫拟扁舟泛五湖,六桥烟月旧游孤。
停桡试隔秦淮听,子夜歌声尚有无。
-
塞下曲八首为蓟门大夫赋
渔阳九月海风秋,汉使行边雪满裘。
一拍胡笳双鬓改,应怜飞将不封侯。
落日黄云古戍平,铙歌千骑远横行。
江南剑客多年少,笛里初闻塞上声。
材官角射技争施,十石轻开未是奇。
虚发自矜能下雁,阴山愁杀射雕儿。
铁骑翩翩塞草平,诏书十道大徵兵。
弓悬明月秋常满,剑倚青天夜自鸣。
蓟门迢递雁门东,百二河山紫气中。
一自单于称保塞,边城弦管识春风。
西山重叠护燕台,凤舞龙飞势自回。
鸟道千寻天上落,孤城一片日边开。
万里呼韩款塞年,君王大发水衡钱。
从教白璧挥如土,只看龙堆一缕烟。
城下骖驔铁骑飞,名王尽著汉臣衣。
少年笑解茱萸带,换得胡姬善马归。
-
寿京山李太封君八十
驻世谁称陆地仙,竟陵秋雨芰荷船。
岁华欲问今多少,曾记兴皇入楚年。
一卧沧江少世情,西窗鹤梦不曾惊。
日高欲进雕胡饭,堂下风吹佩玉声。
凤诏双函锦字芳,紫烟白石钓兰塘。
閒来却向宫云望,香案前头绿鬓郎。
八十年来卧楚山,绯袍春酒醉红颜。
从今岁月应难纪,名在丹台玉室间。
-
送王洪阳光禄册封靖江四首
亲函玉节到炎洲,万里名山不厌游。
一自舆图开百粤,蛮中今列内诸侯。
馀寒马上试春衣,四月杨花扑地飞。
行过故园应怅望,荒郊无树蕨苗稀。
衡阳秋色暮云深,湘水南来是桂林。
七十二峰青未了,刺桐花里鹧鸪吟。
南海西分驿路长,红尘飞惹汉宫香。
奚囊自有明珠在,不带千金陆贾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