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春庵

    湛若水 〔明代〕

    求春春庵中,春了无可觅。

    逍遥坐灵台,生意盎充塞。

    问春从何来,来处亦无迹。

    化为方寸丹,可起天下瘼。

  • 寄题沈东园别业

    湛若水 〔明代〕

    丈人好别业,渺然在东溪。

    人号东园公,绮里偕游嬉。

    溪梁架飞虹,亭榭还茅茨。

    偃坐思贤堂,鱼鸟观鹿麋。

    何以爱东园,东园多朝曦。

    东园好炙背,东园物先熙。

    鸡鸣瑞色动,惊起金乌飞。

    金乌既已飞,照见扶桑枝。

    左攀扶桑枝,折之为牛箠。

    朝牧东园野,夜赋饭牛诗。

    以此谢荣慕,岂知尧舜时。

    我屋异于是,无南北东西。

    洞达开八窗,八风感我帷。

    搴帷看时景,乌兔閒追随。

    坎止我居静,虚心动应离。

    动静随寂感,无为无无为。

    丈人闻我言,信乎能不疑。

    若询过庭际,谧也能言之。

  • 送陈静斋中丞致仁还泰和

    湛若水 〔明代〕

    螺川接南浦,岭雪通鸟道。

    送君归快阁,因思我来处。

    天道好乘除,有来孰不去。

    我若归西樵,访子洲之浒。

  • 秋怀三首寄王庐陵阳明子・其二

    湛若水 〔明代〕

    涉园采桃李,持以赠所知。

    非贵桃李颜,不言自成蹊。

    岂无兰桂好,质以香自亏。

    默默牛医子,心期浩无涯。

  • 题扇赠郭平川太守二首

    湛若水 〔明代〕

    心平灵似水平清,纯正堂前有准铭。

    此是中都旧风教,平川传播到洪城。

    平川消息问何如,只有中思是坦途。

    奋箑无中生有处,应知有有即无无。

  • 和郑伯兴上陵三首

    湛若水 〔明代〕

    郁郁诸陵浮地起,恢恢玄极倚天开。

    虚传龙驭宾天府,实见麒麟卧草莱。

    望阙众星同绕斗,吟诗一客独登台。

    楚歌郢曲多遗调,试续离骚不可哉。

    北极高齐天寿山,何当与尔同追攀。

    五岳拱如尊帝义,诸峰攒作效颦颜。

    共怜福地藏玄苑,信有神山出世寰。

    正忆都城珠斗下,镜光吟望几凭阑。

    羁思那堪更感时,忽传诗句到阶墀。

    普天吾欲一流涕,率土谁能咏孝思。

    天运去来浑不管,阳回草木也应知。

    临风无限攀号意,独立斜阳疋马迟。

  • 何钝庵侍御将以考满便归叙别离家者十有四年矣予离家十五年矣时予将引年求归勃焉感怀不胜故山之念赠以是诗

    湛若水 〔明代〕

    君来十四年,我年十五经。

    君业三留碑,我言无一徵。

    君因考最归,而我犹滞形。

    引年乞骸骨,天高宜下听。

    将心托明月,先已随君行。

    君行见月明,千万忆老兄。

    更为老兄道,为道老兄情。

    我情似羁鸟,惊听林风声。

    梅岭之绿阴,海珠之深清。

    白云飞云之光荧,二科九龙之旧盟。

    欲归乞归事竟成,无边风月无人争。

    高坐大睡了馀生,耳尖宠辱不足惊。

    尔时君行我长往,健足高步虽老矣,犹能供四海九州名山大川之征营。

  • 寿两涯钱先生七十华诞歌

    湛若水 〔明代〕

    天目之山,东驰遥遥,数百里之相糺。

    五湖三江,汨汨滔滔不尽流,表忠峍屼东海头。

    海盐之墟,韩墩之陬,钟奇汇秀无期休。

    往往异人,生乎其间,富寿康宁多好修。

    有如钱氏子薇者,兄弟三二人,笃志好学勇直前。

    身以父母为仁贤,兄弟无故父母存。

    志养善养禄养全,俯仰愧怍无天人。

    风日清秋岳降辰,上堂称觞祝大年。

    琼浆玉液开华筵,锦帐光生五色云。

    寿山为之俎,福海为之尊。

    天吴为之起缕舞,琴川为之遥张弦。

    长庚天姥来嘉宾,花开顷刻酒逡巡。

    交酬箫鼓何喧阗,不知此乐复有何人天。

    显亲扬名在立身,天性之乐乐无垠,猗哉乐无垠。

  • 介溪太宰画歌

    湛若水 〔明代〕

    南都太宰介溪公,手持一轴来春风。

    敛之初觉未盈把,张之屋壁屋增大。

    上有一鹤从天来,皤然四翁立地下。

    此图胡为挂我壁,使我恍恍累日神辟易。

    屋壁欲动儿童骇,走走告一鹤。

    飞来堂上从四客,即令招之无所得。

    但见图中隐隐一翁举手鹤羽摇,一翁捧书鹤头朝,一翁仰视志淩霄,一翁俯目神寂寥。

    四人俨俨毛发动,睛光射人人发耸。

    似是四皓在商山,鹤书一召汉鼎重。

    动息弛张,仔细思量。

    共工怒触,不周山崩,天柱方折,地维亏张。

    于彼之时女娲何必断鳌足,四人可使撑四方,永立四极寿无疆。

  • 次韵刘毅斋诸公游东山

    湛若水 〔明代〕

    将晴欲雨此何山,我亦半醒半醉间。

    泥滑未须愁晚暮,崖高犹拟直追攀。

    到穷真境都无事,了悟浮生始觉閒。

    闻说上方花更好,莫教不采竟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