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宏道的诗文
33 / 3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龙君超邀余过新置山庄庄在翠微中甚幽僻
扫石移尊去,披云曳杖行。
冈峦频转换,郛郭偶生成。
溪尽田家出,山回仄路平。
远峰稠叠起,苍翠扑轩楹。
閒即攀萝上,倦来枕石眠。
田庐阴翠壁,鸡犬入层烟。
竹院通茶户,山乡近水廛。
主人心但了,胜作苦形仙。
买足青山地,幽回搆屋居。
暮烟慈竹岭,秋水菊花渠。
炼石为方药,磨岚写道书。
丹砂如就得,拔去即仙庐。
闭却层崖道,人间了不知。
渔樵分氏族,花果认干支。
滴露新梧子,参云老桧枝。
龙髯曾此去,峦壑也堪疑。
-
美人临镜
一片湖州水,吹光到晓堂。
暗规时世样,校取浅深妆。
山髻平分叠,宫眉与斗长。
常时樈掠罢,背底立何郎。
强起淹馀睡,柔多艳亦多。
笑时添两靥,恨至叠双蛾。
印指生寒晕,分钗割水波。
休将月月比,仙子不如他。
野艳云争出,幽閒萼并头。
分明呈舞态,只是欠歌喉。
西子不离水,绿珠长在楼。
娥英若令见,匣取洞庭秋。
百看百如意,随他作笑颦。
回钗生溜影,分耀及旁人。
睡少添自重,思多理注频。
面光滑似水,脂粉不如尘。
-
淮安舟中
别思抽如绪,酲酲也不休。
触篷风自语,砑橹浪相揉。
野钓空舟侧,荒窑古渡头。
微官真可笑,谚语拾姜猴。
兀兀叹淫滞,西风两日馀。
近床铺纸叶,研彩类方书。
触目无非网,登盘只是鱼。
荒村经水后,十屋九家虚。
空郊不可行,积砾与蒿平。
菌耳悬枯木,烧痕入古城。
按图知旧垒,认柳识邮程。
一望淮阴墓,今人百感生。
河堤千里道,柳缕万条肠。
客是粘愁蒂,禅为治苦方。
乡思鱼子饭,酒梦蛤蜊汤。
渐觉读书懒,游蛛网笔床。
-
赠江进之
苑花经四果,门柳近千枝。
年俭迟君俸,官贫独我知。
痛民心似病,感事泪成诗。
不是催科拙,由来薄茧丝。
数叠铜符篆,一挥案牍尘。
宾朋嗔事简,妻子怪官贫。
德畏民无狱,道治鬼不神。
知君本仙令,家世武陵人。
窥铜怜貌减,裹鬓觉霜欺。
乡语青奴误,官情白鸟知。
佳儿能问字,小妇与填词。
解得庭中乐,闲官亦可为。
几年名茂宰,艳冶古长洲。
霸气吴宫尽,涛声震泽秋。
花深苑作国,人去馆为楼。
箫管家家曲,那能不醉侯。
端居持简体,吏隐见仙才。
案牍皆诗料,纷庬入酒杯。
横乌移卯去,灵鹊抱巢来。
一见逍遥作,知君笑口开。
债子今应长,钱儿久不神。
簿书行流水,参佐拥空尘。
蓄古频分客,题诗每向人。
退斋修竹里,盆沼漾文鳞。
尝胆经时苦,劳薪几日休。
秃须黄印绶,芒履黑平头。
簿领分从事,腰肢恼督邮。
可怜人似玉,赢得发如秋。
专诸遗旧剑,西子变新娥。
国大游民聚,时清艳事多。
炫城花似面,络地水如罗。
团扇前溪上,吴娘唱子歌。
-
和江进之寒山寺之作
山寺依人境,乘闲且杖藜。
好花营地种,熟鸟认枝栖。
洗钵防茶老,开轩碍竹低。
西来空有义,记取鹁鸠蹄。
忍草侵阶遍,慈云湿座飞。
爱花僧是业,伺食鸟成机。
一榻书和卷,三生钵与衣。
尘劳方未已,合掌愿皈依。
-
法华庵看月江老衲移柏树
竹皮屋子槿条篱,繁蕊浓花最不宜。
乞得赵州柏树子,当窗乱插两三枝。
一番霜雪一番姿,铁干铜肤自小时。
和叶和梢才尺五,几年长出杜陵诗。
自掺禅拐画庭莎,宽处须容一笠过。
试较沙弥长几许,眉尖上下不争多。
閒将柏叶搅胡茶,供养方情老作家。
不似破头山道者,贪他传代古袈裟。
眉如霜叶骨如峦,破衲何曾畏早寒。
夜坐连云春带雨,如今真作画图看。
-
龙湖师
卜日轻为别,重来未有期。
出门馀泪眼,终不是男儿。
惜别在今朝,车马去遥遥。
一行一回首,踟蹰过板桥。
郁郁西陵路,迢迢在何许。
不及寒潭石,朝夕共君语。
浪迹滞黄州,壮心成白首。
君逢袁老尼,肯语广陵否。
鱼书曾有约,千里若为函。
潇湘无限水,不遣到龙潭。
兄弟为知己,同袍若比邻。
出门去亦易,只愁加一身。
死去君何恨,藏书大得名。
纷纷薄俗子,相激转相成。
君意不在书,著书为谁子。
安得东南风,吹君渡湘水。
-
送君御宪佥治兵甘州
秋尽天山道几盘,萧萧韎韐塞霜寒。
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
白鼻騧前因舞袖,青油幕底拜呼韩。
知君解得从军乐,不畏沙场行路难。
历尽边霜与塞云,旧题名处墨氤氲。
要将麟凤誇殊俗,也使侏禽识古文。
汉世才人求属国,晋家词客带将军。
腐儒半尺毛锥子,大纛高牙得似君。
十万貔貅拥火旗,角巾纨扇坐麾时。
闺中莫道腰围减,塞上难辞鬓发丝。
鼙鼓静来朝撤帙,氍毹遮处夜闻棋。
边人惯唱伊凉曲,好谱新词与雪儿。
宝剑犀弓大羽囊,军中聊作健儿装。
一函云卷天骄檄,十里风吹侍史香。
朗月澄江真快士,修髯白面旧仙郎。
也知陶侃无高韵,谢却樗蒲与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