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宏道的诗文
25 / 3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祗园理藏完
贝叶重分甲乙科,残编无奈蠹虫何。
因君一问阿难老,强记如何得许多。
书劫何须怨祖龙,南寮师弟北师公。
元宵夜月春灯里,半入儿童火爆中。
收得大函万纸馀,更寻高阁作精庐。
何人却出银钩手,赎取琳琅次弟书。
-
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如刀脊飞雪浸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然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
江行值逆风,陆行招雪雨。
何适不艰难,弱夫挽强弩。
袖里藏香茗,橐中具糗粮。
出门无一有,始觉老妻亡。
野竹根连石,村姑语带蛮。
役夫前指我,此是小丫山。
壁上烟森森,道旁石齿齿。
举头不见人,但见前人履。
皂衫如伏鹿,石底蹶而起。
壮发小平头,霜䰄老椽史。
怪鸟啼空树,断云愁暮山。
可怜吴季子,死彼博嬴间。
淋淋沥沥行,仄仄□□远。
此去浮屠街,二十四泥坂。
晓看烟林青,暮看雪岭兀。
似栽苦狂人,立时摸白发。
莫嫌马没蹄,莫怨车泥辙。
比作看山人,孤筇穿岭雪。
千山照平湖,城在湖波上。
前途一发行,斜绕屏风嶂。
好在宫台里,山高水亦环。
两嵓陟绝起,更好大雷山。
峰峰雪点缀,曲曲水苍寒。
却似曾经眼,王维画上看。
人行□岭上,时与岩相突。
马落溪桥间,忽为雪所没。
酸呼复快吟,投者哭且怒。
我是好琴人,那知黄柏树。
怪石与危岑,山神勿相试。
我行惯险难,历尽风涛地。
豕系天王座,乌巢大士冠。
鸡栖为市井,鹿柴作门阑。
-
丁酉十二月初六初度
双鬓蓬蓬又一新,布衣何处不缁尘。
高天下地尽如此,开口伸眉有几人。
客馔夜深烧蕨粉,山垆冬尽剥松鳞。
清溪半曲田三亩,只待陶公与结邻。
幽总朝起自焚笺,收拾从头旧简编。
文字少无隔宿约,橐囊充有半年钱。
花前沃雪呼家妓,醉后灰心学老禅。
抛却吴官今一载,青泉白可几高眠。
角巾散带亦何为,白首庞公是我师。
灯下侍儿閒礼忏,床头稚子解吟诗。
江渔供客来冰缝,山鸟惊人触冻枝。
鬓发如油霜镜卜,等閒拔出几茎丝。
天涯随处是生缘,阔帽宽衫似老年。
算马与人三十口,卖奴及宅五千钱。
一心槁木寒灰去,几度披书抱酒眠。
古佛阁前温炕里,拽将红袖夜谈禅。
雪霁寒江馔得鱼,北风香堕蜡梅初。
身閒白发颠先黑,病后乌纱梦亦疏。
薄宦古人双屈指,家乡经岁两番书。
百年碌碌浑如此,检点从前事事虚。
-
初夏同惟学惟长舅尊游二圣禅林检藏有述
一尊高阁许从容,眺尽南湖与北峰。
青叶黄衣馀碍在,玉函珠匣总尘封。
空江隐隐流清梵,别壁沉沉起暮钟。
昏黑谈经人不去,知君学佛意初浓。
丈六空传草一茎,莲台肃肃古先生。
夜深虚阁听龙语,世远枯松赞佛名。
蒲榻参来知行浅,稻田栽就觉身轻。
等閒法法都如梦,眼底何劳觅化城。
禅□避客昼常扃,竹树阴森可一庭。
野雀半衔天女粉,梁尘渐污佛头青。
六时僧礼莲花漏,三教人翻贝叶经。
衣下有珠君识否,寤来如欲曙明星。
苍枝矫矫欲盘空,高阁泠泠受远风。
怪石枯藤随意古,砌花畦草自然工。
六朝遗事残钟外,千佛生涯晓籁中。
我亦冥心求圣果,十年梦落虎溪东。
-
送李季宣比上
长短丹枫道,高低白雪枝。
奚如肩古帙,骏尾束红丝。
闺月能通梦,边烽易入诗。
因思誇官日,是我见朝时。
策蹇迎霜去,冲风逆雁行。
梦中呼小玉,瓮底拜荆卿。
驿路听塘报,寒冬怯水程。
预知廷对策,多半是谈兵。
-
寄杨敦初
野树吟秋日,江云送目初。
百年谁命驾,两地且传书。
潘岳功名薄,庄生吏体疏。
禅心知不减,挥麈近何如。
万事传经懒,官閒且自由。
闭门无不可,得秫更何求。
玄草扬云宅,清时王粲楼。
莫言工作赋,此地易悲秋。
-
暮鸟投林和张明教
雾卷复烟披,嘈嘈话许时。
大都寻故侣,莫是拣高枝。
半岭云千态,疏林月一规。
夜寒风袅袅,归梦在天池。
霞碧与山红,烟林绘谱中。
乍啼缘见月,半妥为梢风。
万点铺沙异,千畦带椟同。
莫愁三匝苦,犹胜在金笼。
渺渺辞沙屿,嘹嘹带远空。
分行来树里,送影入池中。
小艇烟江月,高楼晚箔风。
佳人天末许,同此眄归鸿。
-
看诸友奕
竹影风轩外,楸枰石子声。
暂凭閒调度,清却苦经营。
乌帻连花堕,红云泼面生。
旁观亦自喜,赖是学无成。
窗下攲襟坐,无人不看来。
时闻飞似雨,忽有笑如雷。
得意天山捷,沈思槁木灰。
经营定何许,九地九天回。
-
九月二十九日同罗服卿及社中诸兄弟登高二圣寺・昔去逢秋至
昔去逢秋至,今来送九归。
菊残将入枕,绵老渐装衣。
定起书黄叶,杯阑语翠微。
禅翁兼醉侣,一种不相违。
竹里将云去,窗间看鸟归。
酒香沾净具,花气著僧衣。
老圃推先达,星坛礼少微。
尘劳君莫问,问著与心违。
-
将抵家园作
都说还家乐,今来无此情。
稍稍亲宿累,渐渐入愁城。
岳月随归梦,芦风作苦声。
令人仇鬓发,遮我学无生。
况是风吹旐,那能石作肝。
一门冰水泪,千里路人寒。
痛绝椿堂雪,孤他熊胆丸。
郭西原上草,曾是绣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