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瑟 其三

    陈普 〔元代〕

    五十朱弦不与琴,一弦一柱调清音。

    南华唤醒庄生梦,西蜀传留望帝心。

    鱼跃沧波风袅袅,凤飞丹穴月沉沉。

    此情不待铿而作,一揽新声见古今。

  • 和开元余兄儒术悮身 其二

    陈普 〔元代〕

    莫逐嗟卑嗟老流,谋身先向吕宫游。

    力耕不怕水和旱,笃信能行貊与州。

    寡悔到头终得禄,不恒自古或承羞。

    藜羹布被君休叹,五十无闻却是愁。

  • 挽平山菊涧 其六

    陈普 〔元代〕

    诗礼斯文嫡,箪瓢此世人。

    心惟忧道屈,眼不见家贫。

    清瘦生来骨,孤高没后身。

    几多黄壤客,难朽得如君。

  • 挽平山菊涧 其二

    陈普 〔元代〕

    卑卑梯接俗,望重若蒿蓬。

    作俑繄何代,弥天以送终。

    閙居常愤切,易箦愈昭融。

    一二人家化,骎骎似洛中。

  • 文公书厨 惠我光明

    陈普 〔元代〕

    释氏矜传灯,老庄抱生白。

    自言摩尼珠,谁知黑如漆。

    荀杨不识性,依旧如夜行。

    万世真日月,四书与五经。

  • 文公书厨 於穆元圣

    陈普 〔元代〕

    骊龙抱明珠,高卧万丈下。

    岂无善水人,谁是得珠者。

    至人有神手,上智无浅心。

    直须入无伦,始克开重阴。

  • 云庄劝学

    陈普 〔元代〕

    百川皆望东,三才同面离。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儿。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须辨方位,乃识穷陬维。

    自从学校废,俗敝柏梁诗。

    英才陆沈尽,卓荦非无资。

    下车众皆悦,苟且遂成痴。

    混澒声一概,沈痼星千朞。

    天生紫阳子,缨冠而救之。

    万类始根理,六经初有师。

    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

    曾参作门户,夫子为根涯。

    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敬义贯心筠,德业畅根枝。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不从洒扫起,何以为类推。

    群居不及义,游宴日相追。

    失学莫此甚,一成而百隳。

    时文筑衰末,不直埋马帷。

    六经不勤读,学荒身亦危。

    二刘与三蔡,相牖如埙箎。

    师门頼有嗣,流泽今未衰。

    子孙欲不坠,祖训勤奉持。

    不失伯牙心,不患无子期。

  • 程朱之学 其三

    陈普 〔元代〕

    杨氏枯不生,墨者散无纪。

    申韩明不仁,黄老信非礼。

    岂难定邪正,未足容臧否。

    世有颜孟徒,一鼓俘其垒。

    独惟一妖鸟,来自昆仑趾。

    其高出天地,其毒逾蛇豕。

    名公不能辨,韩愈亦窃喜。

    高士溺其深,愚夫乐其鄙。

    精散不知收,魂飘不能止。

    五典潜扫除,三纲悉沦委。

    遂令四海人,没溺怀襄水。

    绝非是似圣,大病在近理。

    仁哉天地心,特出程朱子。

  • 程朱之学 其一

    陈普 〔元代〕

    高明若韩苏,方正如君实。

    太山当面前,瞠目不能识。

    谁能不由户,可怪亦可惜。

    得若在家庭,迷殆胡越隔。

    向微程朱子,出手为开辟。

    我辈白日中,夜行至今日。

  • 朱文公

    陈普 〔元代〕

    尝思紫阳翁,功德不下禹。

    平生五人伦,叔世一天柱。

    海岳久亭毓,二仪厚付与。

    高明挂秋月,精细破毫缕。

    举目无荀杨,浑身是伊吕。

    百年嗣程邵,千载承邹鲁。

    直上接勋华,益远益不御。

    本原无不见,支派自循序。

    遂令天叙秩,有目得再覩。

    建绍干淳间,三纲散无主。

    仇雠操太阿,利欲浸九土。

    鞠躬上文石,谆谆正心语。

    欲起君以雷,滂沱洗寰宇。

    圣心不见答,浩浩翠烟去。

    当时听其言,何但报千古。

    廓清草莱辟,栉沐疮痍愈。

    奕奕万世规,百年遽如许。

    天意竟莫回,地气不可迕。

    但留四部书,万世开尧禹。

    深翠隔荒台,寥落招魂具。

    夜半读中庸,横空挟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