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用韵奉酬见寄

    杨公远 〔元代〕

    扬鞭迤逦历乡邦,留得清名处处香。

    六邑春风浓似酒,一轮秋月冷于霜。

    苏回民瘼宦情好,听彻鹃声归兴忙。

    满路溪山无限好,祇应裁剪入词章。

    潦倒无成困一邦,江湖姓字可曾香。

    兴来且泛三杯酒,老去从添两鬓霜。

    画思诗情虽我有,名缰利锁任渠忙。

    寒窗兀坐浑无事,閒阅离骚诵九章。

  • 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

    杨公远 〔元代〕

    过了重阳半月馀,菊花方见放东篱。

    香清不减登山日,色好偏过泛酒时。

    餐落英真成浪语,存荒径岂是虚辞。

    生来宁耐风霜挫,晚节腾芳满世知。

    西风转北又旬馀,才见黄花粲短篱。

    底事不开重九日,何心却趁小春时。

    芳传栗里陶潜径,香入离骚屈子辞。

    不肯趋时真隐逸,岂教尘世俗人知。

  • 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

    杨公远 〔元代〕

    神仙窟宅白云扃,山径迂回峻复平。

    烟冷恐遗丹灶在,草深不向斗坛生。

    市廛尘隔二三里,岩谷禽啼一两声。

    莫讶此来仙不见,遥岑寸碧眼增明。

    李白曾来问姓名,宣平疑是古初平。

    负薪出处天将曙,沽酒归时月又生。

    鸡啄遗丹非有意,瓢悬老树寂无声。

    寒泉满沼依然在,静夜长涵星斗明。

  • 春夜听雨

    杨公远 〔元代〕

    小楼炙烛未成眠,好雨知时听不厌。

    风急斜敲窗上纸,檐高微洒楯边帘。

    花应憔悴啼丹脸,麦定惺愡磔翠髯。

    添得明朝诗兴好,池塘草长水渐渐。

  • 还刘晓窗吟卷就用卷端韵

    杨公远 〔元代〕

    细观吟卷压阳春,字字新奇绝点尘。

    既已学诗兼学礼,底须忧道更忧贫。

    鸟啼花落萧閒日,月白风清自在身。

    内景通明谁会得,窗寒曙色正精神。

  • 次省斋韵觅友梅索笑集不蒙见惠再借韵

    杨公远 〔元代〕

    巨编藏古锦,风雅续遗音。

    雷电欲下取,辟易不敢侵。

    真趣谁领会,一如陶潜琴。

    所言正而大,讵比郑声淫。

    疑有造化炉,炼铁成黄金。

    个是绝世宝,何必问西琛。

    有时吟竹外,竹影弄清阴。

    有时歌梅边,梅香散水沈。

    所以形之句,毋乃得之心。

    俗子敢再请,幸尔勿沈吟。

  • 次罗梅谷诗画总观

    杨公远 〔元代〕

    梅谷梅应占作魁,不论时节遣花开。

    传真旧说华光老,诗到林逋俱压倒。

    华光去后谁逼真,补之笔底生阳春。

    月香水影许多态,竹外斜枝奇且怪。

    后来若问谁解无声兼有声,须还梅谷野趣相与共推评。

  • 次宋省斋避暑

    杨公远 〔元代〕

    何处避炎威,好是幽人屋。

    拂拂来清风,苍松间脩竹。

    坐久细哦诗,惜不疗饥腹。

    念彼田舍翁,桔槔声断续。

    谁知汉阴老,抱瓮灌园谷。

    顾我本无机,所愿年谷熟。

  • 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其一

    杨公远 〔元代〕

    话别匆匆二月天,回眸两见月亏圆。

    数声乾鹊才闻后,一幅鸾笺忽堕前。

    风雨对床何日遂,雁鱼传信几时还。

    每逢骚客论心处,说著山中意悄然。

  • 隐居杂兴・其十

    杨公远 〔元代〕

    诘曲通村小径开,依山结屋任低隈。

    无从问字高人过,有不嫌贫长者来。

    煮茗烧残柴带叶,脱巾漉起酒和醅。

    绝怜笔砚香犹在,集句曾赓百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