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其九

    方回 〔元代〕

    容堂何地可容人,一语忠规坐杀身。

    母死明年尔亦死,盗名犹谓再庚申。

  •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 其三

    方回 〔元代〕

    老玩韦编尚可为,复能吃口对期期。

    离明偶剔书灯见,坎止因斟砚水知。

    岂厌微尘裨泰岳,只愁残照近咸池。

    儿曹未悟侯王梦,不了邯郸黍一炊。

  • 再送王圣俞戴溪

    方回 〔元代〕

    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

    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

    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青原有王老,历世羲献贤。

    自浙而江淮,北理彭城船。

    不上郭隗台,不饮卢沟泉。

    问之果何往,往陟泰山巅。

    观古封禅碑,讨究秦汉镌。

    森森楷木林,上香先圣前。

    滕州孟子庙,邹县有墓田。

    我亦尝过之,如亲闻七篇。

    羡君今勇往,插翅如登仙。

    呜呼古先哲,何以百世传。

    我等生后世,倏忽销如烟。

    嗟嗟此何故,男子若妇然。

    少游胜伏波,此论何其偏。

    七战殁牖下,毕万自有天。

    誓死或不死,求全终罕全。

    吾闻溪中禽,有曰信天缘。

    鱼过得饱食,终不流饥涎。

  • 漫兴九首 其五

    方回 〔元代〕

    静院幽花馥,空庭皓月明。

    春寒夜更好,未有一虫鸣。

  •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 其二

    方回 〔元代〕

    四十里苍翠,中环万屈盘。

    望城藏谷底,觅路上云端。

    笋出一春醉,樵深三伏寒。

    山翁无将相,祇是敬黄冠。

  • 题宣和黄头画

    方回 〔元代〕

    石绿藤黄间麝煤,半枯瘦筱羽毰毸。

    一时艮岳天颜笑,乞与宣和印押来。

  • 题独鹿图

    方回 〔元代〕

    谁尝失之,群起竞逐。

    不见泰山,一得百覆。

    文王之囿,草羡泉足。

    生逢兹辰,呦呦攸伏。

  • 漫兴九首 其九

    方回 〔元代〕

    欲跨羸骖去,江村访酒家。

    杖头无阿堵,肯听锦囊赊。

  • 次韵元煇昨游

    方回 〔元代〕

    藕花茭叶忽明眼,此地聊乘解愠风。

    无酒尚堪翻作有,苍颜终不变为红。

    虚声浪漫盈天下,急景奔腾过日中。

    万事可容著心力,迩来诗句亦匆匆。

  • 送赵子昂提调写金经

    方回 〔元代〕

    青藜夜照玉堂直,外补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艺能累,天下善书今第一。

    魏晋力命王略帖,摹临有过无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隶,兼有与可伯时癖。

    小者士庶携卷轴,大者王侯掷缣帛。

    门前踏断铁门限,苦向王孙觅真迹。

    有时乘兴扫龙蛇,图画纸素动成疋。

    有时厌俗三叹息,何乃以此为人役。

    如池如沟弃残墨,如冢如陵堆败笔。

    太湖西畔松雪斋,七弦风清碧山碧。

    桃花水肥钓鳜鱼,春雨春风一蓑笠。

    胡为拾此复尘埃,鸣鞭更上金台驿。

    白马四十二章来,一大藏今五千帙。

    订讹补譌重缮写,金字琅函较甲乙。

    考工记属冬官卿,润文使专宰相职。

    北门学士董此事,一儒迥胜缁辈百。

    精神如玉鬓如漆,天上知己密如栉。

    省台要官俱可得,还自管城子中出。

    右军写经博白鹅,孰与明时见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