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放翁诗作

    方回 〔元代〕

    放翁六十二,起家守严陵。

    三稔即祗召,礼闱直青绫。

    虚翁四十九,外补当兵兴。

    七稔始受代,万死脱怨憎。

    放翁□□豪,决起天池鹏。

    短章异大篇,往往蛟龙腾。

    虚翁亦嗜诗,瘦骨枯峻嶒。

    欲和郡中作,百冗嗟弗能。

    曩读剑南集,几夜挑孤灯。

    今兹一再读,愤气填我膺。

    公昔承平日,从容泥轼凭。

    啸咏遍泉石,醉乐多宾朋。

    而我值变故,祸患来相仍。

    撚须意少暇,晓夕惟战兢。

    拙稿千取百,秋暮号蝉蝇。

    仰望子陆子,绝意天阶升。

    忽梦一老仙,电眸齿如冰。

    手执玉如意,坐控琴高鲮。

    指麾若讲授,揖我谓我譍。

    大道有坛陛,所□□级登。

    汝年故未耄,亢健侔霜鹰。

    乞汝九万牋,但勤攻剡藤。

    异日大罗天,后车许汝乘。

    西风萧萧凉,桐江碧澄澄。

    秘诀隠丹崖,古刻刓苍棱。

    万重云雾间,往问南山僧。

  • 牛触马

    方回 〔元代〕

    谁家一大树,系者水牯牛。

    我马过其侧,道狭还无由。

    牛辄奋双角,直前舂马喉。

    伤马已不可,伤人吾何仇。

    鼻绳忽迸决,惊堕荒泥陬。

    我急策马去,牛尚瞠怒眸。

    事有出不意,君子焉所尤。

    古来行路难,曷不偃旧丘。

    归欤偃旧丘,无为牛所搂。

  • 次韵灵鹫清长老二首・其二

    方回 〔元代〕

    得句无僧字不清,公来一日两诗成。

    龙雷珠浦东坡和,海日江潮老宋惊。

    鲁直尚能推大国,长卿谁可诧长城。

    二桃三士抱吟膝,我所师兮葛孔明。

  • 元夕晴

    方回 〔元代〕

    渐暖风烟添软媚,新晴草木眩光晶。

    天回地转春犹在,物是人非意自惊。

    晚辈未宜欺老病,早年犹及见升平。

    山城旧与钱塘似,灯火笙歌彻五更。

  • 新晴

    方回 〔元代〕

    女伴新晴喜晒衣,老人闲步览春晖。

    隔篱一树桃花发,初见今年粉蝶飞。

  • 次韵君泽正月五日早见示

    方回 〔元代〕

    人人有此珠,万古天地宝。

    法当潜厥光,蚌壳护其表。

    能使华岳移,可叱峡流倒。

    未若床缺足,梓匠不自造。

    脱华培深根,屏翳返内照。

    与辨以兴戎,宁讷而出好。

    恭惟羲皇心,岂有夜与晓。

    我眼彻地底,常见日皎皎。

    爰自彖及系,纂述屡脱稿。

    仙游慕升飞,佛障怯烦恼。

    九转与八解,终不摆缠绕。

    彼岂知吾学,往来玩大小。

    艮止体阴负,离明决阳抱。

    平生无所媚,不灶亦不奥。

    突过子云玄,眇视老氏妙。

    慎察进退间,以为先师报。

    宜耦长沮耕,遑待方朔诏。

    黑头气公旺,黄馘项吾槁。

    一当蛰幽闲,一当翔穹昊。

    何以明其然,□□□衰老。

  • 题陈宗鲁东山书塾

    方回 〔元代〕

    芳草谓发颠,美石谓发狂。

    自贤与自智,岂必草石尝。

    勿以夫子庙,而欺赐也墙。

    勿以圣人室,而鄙由也堂。

    楛庭有远孙,美玉深匵藏。

    姓名似元龙,家无上下床。

    收敛河海气,遁逃声利场。

    众谓陟泰岳,六合视茫茫。

    我之鲁东山,亦可小灵光。

    不患见不穹,但患行不强。

    十驾日不已,突过骐骥良。

    美酒无深巷,苦李遗道傍。

    四益视乃叛,苏合殊粪蜣。

  • 梅雨连日五首 其三

    方回 〔元代〕

    雨应犹不止,终夕汗如湍。

    胡蝶魂才返,蒲牢韵已残。

    身今栖歙谷,家尚寄严滩。

    江涨忽如许,乘流未觉难。

  •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其一一

    方回 〔元代〕

    千山斫入亚夫营,佳墅名园怕近城。

    頼是白公资佛力,小留苍翠作秋声。

  • 次韵金汉臣雨后病起见寄

    方回 〔元代〕

    一自蒲杯吊楚湘,倏成炎溽乍阴凉。

    恨无枥上如飞马,往问斋中独宿床。

    病起精神如雨止,怀归愁思与天长。

    何时共□□诗说,直上高峰看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