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其六

    方回 〔元代〕

    心许天知不愧天,酣风醉月仰天眠。

    自疑略似知章马,人道还如太乙莲。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三

    方回 〔元代〕

    立功亦云可,于世能无情。

    屈体丧厥节,宁若埋我名。

    极不过馁死,馁死胜饱生。

    是翁醉中语,细味足叹惊。

    寄奴复典午,吾其无目成。

  • 八月二十日晓起

    方回 〔元代〕

    夜阑不能寐,鸡鸣垂欲三。

    起步秋月影,寒髪何毵毵。

    斗柄落山北,参旗挂庭南。

    三五忽四五,蛙蚓众喙缄。

    独有络纬声,催织何喃喃。

    禄仕心已息,愧未任桑蚕。

    昨暮缺薪米,质以衾及缣。

    七年为此郡,忍人所难堪。

    焉知窘至此,不给石与甔。

    独坐老树下,暗撚霜须髯。

    墙外行人动,丧事箫鼓酣。

    生之必有死,如岁代凉炎。

    但颇讶薄俗,不复甄廉贪。

    鄙诮采芝馁,歆羡脍肝馋。

    想见攫夺子,枥马已就衔。

    岂识有幽人,茹苦如饴甘。

    念虽乏智计,识度终不凡。

    儿女亦可割,深山建茅庵。

  • 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 其三

    方回 〔元代〕

    通经闻大道,余事始为诗。

    初或无人识,终须有己知。

    真能深造否,孰谓晚成迟。

    小袖朱弦手,何忧乏子期。

  • 舟中观马目乌龙山

    方回 〔元代〕

    一从为郡后,来往十年间。

    自笑成何事,犹容看此山。

    旧人多粗给,老子愿常闲。

    今晚归书屋,溪僧定叩关。

  • 次韵谢俞山长见赠

    方回 〔元代〕

    年衰才尽懒挥毫,定有移文责鲁臯。

    学到紫阳今欲绝,诗如清老子能高。

    栖迟矮屋官犹冷,傲睨芳樽气自豪。

    试遣俚音辱聪听,未应堪比鬰轮袍。

  • 虎渡亭观江浪

    方回 〔元代〕

    春风鼓大江,孰能度广陿。

    似觉海东涛,顷刻上三硖。

    兹辰当改火,每岁已衣裌。

    岂意九派天,故絮未可匣。

    北顾马当矶,西睨鸿宿夹。

    雪浪欲沃城,无复一凫鸭。

    钉缆虞岸裂,阁舫惧崖压。

    天吴政尔骄,水伯讵敢狎。

    津亭叹逝翁,衰鬓侧乌幍。

    既昧升天行,亦缺缩地法。

    故畴秧麦交,田事失锄锸。

    儿曹岂不思,杳不寄书劄。

    意所欲见人,久俟庚复甲。

    音问苦辽缅,赀用迫空乏。

    何当乘安流,平沙暮篙插。

    归欤招白鸥,盟血尚可歃。

  •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方回 〔元代〕

    登门四十九年多,细读公书百遍过。

    今岁摘抄靖州作,遁翁堪配不传轲。

    濂翁传到紫阳朱,复见嘉端此大儒。

    一论道原一原道,他求伦拟汉唐无。

    汉唐台阁画功臣,何似宣尼从祀人。

    欲绘两贤继张吕,临邛魏老建安真。

    投荒弥远凶徒炽,出督清之狡计行。

    得柄欺君例如此,国亡徒剩正人名。

    瀛登湘渡偶皆同,一了乾坤此两翁。

    前后身吾虽未信,俱遭权孽肆奸凶。

  • 至节前一日六首

    方回 〔元代〕

    少陵早是沧浪客,马援真成矍铄翁。

    四十五年忝科第,一生心与布衣同。

    征羌汉将赵充国,赐履齐侯周太公。

    虚叟纪年亦云尔,五湖四海一诗穷。

    灯前一影客中身,鸡未鸣时起已频。

    每日盆梅千百担,倚楼閒作看花人。

    莼羹鲈鲙鉴湖风,想像依稀老放翁。

    惜为平原多一出,诗名元已擅无穷。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我谓简斋此奇句,元来出自后山翁。

    心情诗卷无佳句,时节梅花有好枝。

    较似后山更平澹,一生爱诵石湖诗。

  • 瑞云院大树林中二首

    方回 〔元代〕

    城中遥望万重云,今日蝉声始一闻。

    略计此山松竹数,汉时应比百封君。

    万万松杉万竹枝,人间应是少人知。

    数僧潇洒相逢处,一鹤昂藏独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