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韵送胡教谕炳文如金陵二首 其二

    方回 〔元代〕

    治郡愧坐啸,归田服躬耕。

    始觉少年误,浪作万里行。

    书传极古汲,词艺争先鸣。

    岂知老欲死,一事终无成。

    之子初游远,物务思经营。

    北望中原阔,东视长江倾。

    金陵冠盖地,岂无倒屣迎。

    心赏少不至,谨无负平生。

  • 九日北山寺二首 其二

    方回 〔元代〕

    白云苍藓尚知心,野径荒泉许重寻。

    一马出城元近近,万松藏寺已深深。

    同游似觉无先到,半醉谁知政独吟。

    十度重阳如瞬息,足知往古与来今。

  • 店绐叹

    方回 〔元代〕

    均为横目民,贤否天壤异。

    苟怀长者心,必徇君子义。

    道途分两岐,书木立标识。

    行人免颠迷,岂不亦一惠。

    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

    奈何效田父,动以绐为智。

    军旅比骚动,所至尽迁避。

    有屋空无人,有人门亦闭。

    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

    荒榛狼虎间,日暮竟无诣。

    嘻其孰使然,险薄乃至是。

    试尝评往册,匪敢立怪议。

    友或失之初,绝交宜早计。

    临危乃卖之,吾终罪郦寄。

    呜呼今之人,此辈殆满世。

  • 癸未至节以病晚起走笔戏书纪事排闷十首 其一○

    方回 〔元代〕

    云无可书者,泥屦隔墙声。

    小市扃虚肆,荒庖绝美烹。

    流涎淮蟹紫,入梦海柑頳。

    莫??闭关卦,兵戈商不行。

  • 小至日书

    方回 〔元代〕

    谁知缇室动葭灰,总道阳从九地回。

    年近六旬愁里过,身行万里死边来。

    诗存瘦骨全如我,花倚春风不是梅。

    偶有友朋仍有酒,看云聊与釂深杯。

  • 雨不成雪

    方回 〔元代〕

    一雨疑当冷,旋为暖所胜。

    南方难得雪,冬半尚无冰。

    余菊香深酽,群蔬意似矜。

    林疏石路细,遥见隔溪僧。

  • 霜晴

    方回 〔元代〕

    霜晴暖意融,闲步日阴中。

    摘菊惊黄蝶,移葵堕碧虫。

    不因机偶动,但见色俱同。

    天地诗人少,谁怜有此翁。

  •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

    方回 〔元代〕

    屈子悼芙蓉,胡于木末采。

    谁欤变秋树,水花俨高垲。

    本非莲藕类,稍稍具姿彩。

    厥植亦匪贞,朝泽暮已痗。

    叔世尚浮卉,貌取实故萎。

    吾庐百昌戕,一二此根在。

    无奈儿女曹,爱之若芳茝。

    曾不如荞穄,足用拯疲馁。

  • 梅雨连日五首 其四

    方回 〔元代〕

    骤骇寒成暑,难求簟换毡。

    通身都是痒,彻晓竟无眠。

    鼠侮猫犹幼,蚊邀蚤共儇。

    顺流日千里,便合上江船。

  • 题答禄章瑞净香亭

    方回 〔元代〕

    □□成都府治元帅堂,绿竹含箨新出墙。

    今古诗人第一□,幕属工部员外郎。

    □□□酒樽,主宾遨晚凉。

    上句雨洗娟娟净,一扫人间尘土黄。

    下句嚇破严武胆,解道风吹细细香。

    竹净易见香难说,此□撩天鼻孔长。

    我知横溪□□□,□□少陵先生鼻。

    不徒□此君之佳色,又能识此君至清之□。

    然则是又不徒识此君之清气,而能识此君之真味,识此君之深意者欤。

    下一转语参此禅,敢问竹香云何细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