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渤海高夫人行实

    家铉翁 〔宋代〕

    当年初赋柏舟诗,正是中原板荡时。

    手挟雏孤历关险,身边鴈影到天涯。

    五迁才定霜侵鬓,百岁何曾笑展眉。

    为报儿孙须努力,墓前他日要丰碑。

  • 和唐寿隆上元三首 其三

    家铉翁 〔宋代〕

    几年踪迹远中台,梦想传柑宴斚开。

    懒拥牙旗穿市去,纵看玉李堕天来。

    从教独照青藜炬,莫使轻吹画角梅。

    也有江风浮彩??,坐令形势卷东莱。

  • 闻杨和卿在馆中读易不去手赠以诗

    家铉翁 〔宋代〕

    人人读医经,知尊黄与岐。

    杨子读医经,乃以羲文周孔而为归。

    易中有妙义,医中之奥与易相表里。

    六十四卦字字是心法,八十一篇篇篇具易理。

    神圣工巧莫向外边求,洁净精微只此本心是。

    君观恒卦字之文,左心右日合而成。

    心体湛然绝纤翳,日新又新常惺惺。

    要之医经本自易经出,前圣作之后圣述。

    子以医心会易心,三部九候中间有太极。

  • 为景山题

    家铉翁 〔宋代〕

    先天而生者道之初,后天而存者道之寿。

    人能知道为可贵,斯能与道同其久。

    粤从羲黄迄孔孟,大原千古垂不朽。

    书以道事万化源,易以明理群经首。

    诗三百所蔽思无邪,礼三千主敬内自守。

    我性其性天其天,念兹在兹谨所授。

    纷华过眼空中云,绮丽堕前苗之莠。

    德人澄心制万变,仁寿天爵我固有。

    福惟自求命自作,欲浄理明鉴无垢。

    勿贰以二参以三,环堵中间维道囿。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与道一逢原在左右。

    惟兹皇览揆度辰,临阳浸长泰道亨。

    为君大书汤盘九字铭,愿君进德日新又新与岁而俱新。

  • 题梅竹图

    家铉翁 〔宋代〕

    余家乎岷之下兮,有梅萧萧,有竹森森。

    今洎乎瀛之野兮,秋草萋萋,黄沙冥冥。

    有怀彼美兮在天一垠,梦不可即兮聊因其似而记其真。

    真兮似兮,岂墨君笔史之可寻。

    皓兮苍兮,吾独想其岁寒之心。

  • 题李氏敬聚堂 其五

    家铉翁 〔宋代〕

    枝叶皆从一本生,源源本本是天伦。

    易经著义交相爱,相忍何如相爱亲。

  • 见星行赠武春卿

    家铉翁 〔宋代〕

    天星之荧荧兮,历几千万年光景常如新。

    人心之存存兮,特宇宙一粟粒乃能与天星同其明。

    天象此以为象兮,维实理之著见。

    人心此以为心兮,乃妙用之流行。

    微云去来等妄幻,本体湛虚绝纤尘。

    是故善观心者感星而自悟,境与心会不知星之为我我之为星。

    嗟尔甘石氏之为学,仰测璇象若尺之有寸寸之有分。

    但能以常数而窥陈迹,不能外躔郭而探造化之所以神。

    我欲与君陵太虚而步碧落,稽首再拜谒帝庭。

    仰瞻天辰上曜之正色,次阅苍龙赤鸟兔龟形。

    愿求天光洒我昏浊质,使我自心圜明莹彻,会万象而涵太清。

    归来跳出阴阳五行外,初筮再三闭口勿复论。

  • 谢舜元以墨竹为赠

    家铉翁 〔宋代〕

    我家苕源山深处,万竹森森饱风雨。

    一从脚踏黄沙堆,不见此君四寒暑。

    夜来有梦到家山,苍筠翠干犹依然。

    觉来欲赋不得赋,谁能为我传其天。

    东邻萧然岁寒客,寓意于物无留迹。

    当年亲识洋州孙,写得寒梢数千尺。

    怜我卧疴少佳悰,卷送四壁泠然风。

    笔端妙处夺天巧,与我胸中生意俱无穷。

    高阳台下见此两奇特,子新之梅舜元竹。

    后先俱为洞山来,夜夜白虹贯茅屋。

  • 送陈真谷赴邢州幕

    家铉翁 〔宋代〕

    嗟余仗节五寒暑,岂不欲归迷归路。

    天涯获识我辈人,乃是三生林壑侣。

    病身不死頼公药,僦屋无人因公户。

    萧然一身水上萍,惟公为我北道主。

    前晨除书到里门,虽为公喜惜公去。

    明朝欲别更凄然,谁为我依有文度。

    公身方健供时需,人生富贵在迟暮。

    衣锦归来定何年,我帆已落吴松浦。

    再见便作来生期,临分哽咽不得语。

  • 牡丹坪诗

    家铉翁 〔宋代〕

    洛花古来称第一,金为之相玉为质。

    画堂深处养根荄,丽日光中见颜色。

    人力栽培傥未周,本然之天从而失。

    我家大峨峰顶牡丹坪,傲雪凌霜知几春。

    冬深突兀层崖上,春来烂漫红云生。

    相传皇人炼丹处,帝勅六丁为守护。

    天葩只合奉天人,那许移根到下处。

    吁嗟皇人长与花为主,世上红紫纷纷何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