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林朝崧〔近代〕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江青〔近代〕

    暂无简介

    陈融〔近代〕

    陈融(1876-1955),字协之,号颙庵,别署松斋、颙园、秋山。广东番禺人。早年肄业于菊坡精舍,攻词章之学。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翌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花岗之役。广东光复后,任军政府枢密处处员。1913年后,历任广东省司法筹备处处长,广东法政学校监督,广东警察学校校长,广东审判厅厅长、司法厅厅长、高等法院院长、大本营法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长公署秘书长兼政务厅厅长、行政院政务处处长、1931年任广州国民政府秘书长、旋任西南政务委员会政务委员兼秘书长、1948年受聘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次年赴澳门。1955年在澳门去世。工诗文,书法、篆刻、藏书俱负时誉。晚年曾在越秀山筑“颙园”,为论文谈艺之所。书法擅隶楷行书,篆刻师从刘留庵(刘庆崧)。富收藏。著有《读岭南诗人绝句》、《黄梅花屋诗稿》、《颙园诗话》、《竹长春馆诗》等。

    王浩〔近代〕

    暂无简介

    方鹤斋〔近代〕

    方鹤斋(1852—1940),名旭,鹤斋其号。安徽桐城县人。桐城派古文家。历任四川省夔州知府,留日学生监督、省学务处提督、省提学使、川东道台。为官清正,大力倡办新式学堂。因喜爱成都风物,遂家焉,竟成“成都五老”之一。诗、书、画皆善。今存《鹤斋诗存》、《鹤斋文存》,皆门人以寿金刊印。

    范天烈〔近代〕

    暂无简介

    朱青长〔近代〕

    朱青长(1861—1947),名策勋,又字笃臣,号还斋、天完、天顽,四川江安人。幼学经史诗文,曾游历南北达十年之久。光绪二十九年中举,遂留居成都,与其门人弟子组创“东华学社”。辛亥革命后,其子朱山被川督胡景伊杀害,青长赴京告状。时王闿运任国史馆总裁,特聘他为国史馆总顾问。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辞职返川。朱德任护国军旅长驻泸州时,曾师事青长。后曾任成都高等师范教授,著有《东华学派全书》及《易大义五十问》、《易经图解》、《还斋诗》、《还斋词》等多种。

    苏继祖〔近代〕

    暂无简介

    方守敦〔近代〕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号槃君,安徽桐城人。出身世家,壮年随先辈吴挚甫致力维新,创办桐城中学。中年以后,专力书法与诗学,热心乡邦文献,奖掖后进。晚年痛愤日寇侵略,支持子弟参加抗战。诗集《凌寒吟稿》由其孙方管(舒芜)编定,黄山书社出版。

    杜关〔近代〕

    暂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