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168篇诗文

陈方恪的诗文
  • 虞美人・西坝作

    陈方恪 〔近代〕

    平田汩汩鸣流水。

    风飐秧波靡。

    前山过雨后山晴。

    门掩槿篱翠滴、湿衣襟。

    江村三月鹃啼去。

    不放残春住。

    野棠开过断桥西。

    且忍伶俜归梦、莫教迷。

  • 忆江南・閒睡起

    陈方恪 〔近代〕

    閒睡起,庭树午阴圆。

    百尺冰泉吹露井,几竿石竹间茶烟。

    长日静如年。

    閒坐起,零露湿罗衣。

    屐响暗回波影动,发香微度晓风吹。

    滋味忒凄迷。

    閒语罢,露叶点团龙。

    庭际早梅低屈戍,桐阴眉月映房栊。

    人影小屏风。

    閒醉罢,归去满鞋霜。

    门馆春灯迷曲社,石桥烟月照牌坊。

    行迹祗凄凉。

  • 疏影・蛮柯点碧

    陈方恪 〔近代〕

    蛮柯点碧。

    趁越溪雪霁,曾共吟屐。

    素涧泠泠,静拂瑶琴,春风为洗芳泽。

    青山一见经年事,定谁惜、飘零江国。

    怅娉婷、恨想云衣,泪洒翠华亭北。

    须信骖鸾旧侣,月明香雾里,飞去无力。

    尽念多情,剩取寒姿,慰我天涯游历。

    金尊别有相思句,奈瘦损、庾郎词笔。

    便醉归、一笛扁舟,付与暮愁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