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韵得午日酒

    刘敞刘敞 〔宋代〕

    午日风光复晏阴,轩昂未许岁华侵。

    楚魂招后宜皆醉,春酝来时且献斟。

    高枕洞庭看鸟度,卷帘衡岳听猿吟。

    郢中寡和由来事,应喜新诗有嗣音。

  • 邵郎中姑苏园亭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公爱乐天池上篇,买池十亩皆种莲。

    薄城万竿竹㛹娟,藤缆系桥青板船。

    折腰大菱不直钱,䴔䴖㶉𫛶沙际眠。

    水从太湖根底穿,月出洞庭山上圆。

    公归与客相留连,秋风鹤唳春杜鹃。

    班鲈斫脍红缕鲜,紫豉煑莼香味全。

    我思白傅在三川,吴船虽有吴馔偏。

    当时九老各华颠,裴令来过吟复联。

    至今怪石存旧镌,七叶树荫黄金田。

    羡公有子胜昔贤,高门通车千万年。

  • 洞庭湖

    曹松 〔唐代〕

    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

    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

    吸廻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余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 尧歌 二

    孟郊孟郊 〔唐代〕

    山色挽心肝,将归尽日看。

    村肩篮轝子,野坐白发官。

    莺弄方短短,花明碎攒攒。

    瑠璃堆可掬,琴瑟饶多欢。

    翠韵仙窈窕,岚漪出无端。

    养馆洞庭秋,响答虚吹弹。

  • 黄帝洞庭张乐图

    郑思肖 〔元代〕

    天水相涵万象清,咸池真乐妙无根。

    大音岂在九霄外,有意听时却不闻。

  •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 洞庭秋月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寄声谢轩帝,不必奏钧天。

    一碧九万里,横吹铁笛眠。

  • 过太湖

    翁卷翁卷 〔宋代〕

    水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

    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

    洞庭山一抹,翠霭白云和。

  • 渡湘水

    张祁 〔宋代〕

    春过潇湘渡,真观八景图。

    云藏岳麓寺,江入洞庭湖。

    晴日花争发,丰年酒易沽。

    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

  • 艨艟行

    周紫芝 〔宋代〕

    汉作楼船三百尺,江南父老何曾识。

    船头击鼓转红旗,船尾踏车人不知。

    君王英略似汉武,要挽江心射蛟弩。

    天戈指日殄匈奴,先遣偏舟下江浦。

    三年血满秋江红,洞庭摇落悲秋风。

    漫山栅水作城寨,逆气不腥河伯宫。

    惊涛卷地喷飞雪,艨艟一出千艘空。

    将军自驾木城去,莫叹龙骧作阿童。

  • 奉送李大夫归长沙

    沈辽 〔宋代〕

    秋潮夜落江为墟,青谿茁茁生菰蒲。

    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

    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

    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

    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

    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

    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

    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

    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

    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凃争埶力。

    野人结庵齐山傍,早歳曾为门下客。

    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

    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

    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